京沈高铁全线隧道贯通
12月12日上午11时许,京沈高铁全线最后一条隧道,在历时63个月的施工后顺利贯通。
今年楼市“金九银十”落空,商品住宅成交乏力。11月6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2019年三季度上市房企存货研究报告预测,进入四季度,受监测的规模型上市房企仍存在一定的项目去化压力。
易居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三季度,受监测的20家房企存货去化周期为13.6个月,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8.7%,延续了去化周期上行趋势。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20家规模房企存货规模达29309.9亿元,环比增长8.4%,同比增长16.2%,同比增速较二季度回落,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这是因为三季度延续了二季度的调控政策,房企资金面仍较为紧张,拿地意愿不高。”易居研究院研究员姚方表示,发改委7月发布房企外债备案登记的通知,房企发行外债只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房企海外发债融资环境紧缩。8月底,多家银行收到窗口指导,要求房地产开发贷额度控制在2019年3月底时的水平。
姚方表示,从销售端来看,今年“金九银十”落空,四季度虽临近年末,大部分房企会加大推盘力度冲业绩,但调控不放松下市场降温态势难以扭转,商品住宅成交量恐难以大幅增长。此外,就目前形势来看,土地市场仍较为低迷,资金链较强的也只是少数龙头房企。预计四季度房企的存货同比增速大概率企稳,去化周期继续上行。
根据克而瑞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规模排行榜,受监测的20家上市房企分为三类阵营,5家1500亿以上的超大房企,11家500亿至1500亿元的大型房企,以及4家500亿元以下的中型房企。2019年三季度,超大房企、大型房企、中型房企存货同比增速分别为14.6%、17.6%和14.3%。除了超大房企,大型和中型房企同比增速均出现回落。
姚方分析指出,结合三季度房企融资端偏紧环境来看,超大房企在加速回款和融资成本及渠道上优势明显。从去化周期来看,三季度,超大、大型与中型房企存货去化周期均有所增加,分别为10.2、11.7和23.3个月,环比增长5.5%、19.7%和2.3%。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2018年以来限售限价等调控动作频频,部分上市房企“高价地”项目的去化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的销售和回款,资金链吃紧对企业拿地及未来开发有一定影响。(记者 高伟)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消费日报网讯(刘婷)12月11日,记者从沈阳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沈阳市列入国家棚户区改造计划11161套。截止11月28日,沈阳市开工11251套,开工率100.81%,已完成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