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中国经济 > 企业扶贫

同心同向 筑梦小康

苏州市对口帮扶铜仁市成效显著

时间:2020-08-28 09:10:51 来源:贵州日报

2017年以来,苏州累计投入铜仁财政帮扶资金16.6亿元;铜货进苏实现销售额超13亿元,惠及贫困人口4万余人。

2019年,铜仁派出1100多名贫困村村支书、村主任、致富能手到苏州参加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其中有325人创业成功,惠及贫困人口2760人。
  “多亏了张家港市的帮助,如今,我们这山旮旯越来越好了!”8月26日,在沿河自治县高峰村有机农业产业园里,村民田祝梅指着身后爬满阳光玫瑰的葡萄架激动地说。
  46岁的田祝梅,过去靠种玉米、栽红薯维持生计。如今,高峰村在张家港市善港村的帮扶下,建起了高规格、高标准的有机农业产业园,田祝梅放下锄头成了“上班族”,每年收入近4万元,今年还拆掉木房新建了砖房。
  苏铜情深,筑梦小康。高峰村只是苏州市倾力帮扶铜仁市的一个缩影。
  2017年以来,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苏州、铜仁两地结对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如今,两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扶贫协作,铜仁10个县(区)、117个贫困乡镇、418个贫困村分别与苏州相应的县(市、区)、乡镇、村(社区、企业、协会、商会)结成帮扶对子,获得苏州各级财政帮扶资金16.6亿元。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铜仁市把江苏省和苏州市帮扶的资金、人才、技术,与本身的资源、生态、劳动力等优势资源有机结合,精心实施帮扶项目1042个,覆盖贫困人口69万人。
  协作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铜仁引进苏州企业助力产业结构调整,让规模特色产业兴起来。在常熟市帮扶下,思南县在鹦鹉溪镇翟家坝等村新建2500亩白茶基地、年产能达10万斤的名优茶加工中心,助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数百村民就近就业。
  同时,东西协作掀起苏州企业投资铜仁的热潮,两地携手共建产业合作园18个,成功引进193家东部企业来铜投资180.87亿元,带动8226名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苏州市场大,铜仁资源多。铜仁借力消费扶贫,赴苏州举办30余次农特产品推介活动、在苏州设立31个“梵净山珍”展示中心,依托线上线下销售平台,绿色生态的“梵净山珍”越来越受到苏州市民青睐,铜货进苏实现销售额超13亿元,惠及贫困人口4万余人。
  东西协作打开了铜仁面向苏州的窗口。铜仁全力推广以梵净山为首的全域旅游,仅去年就吸引超10万江苏游客入铜仁旅游。江苏游客的涌入,加速了铜仁区县特色旅游开发力度,万山、碧江抢抓机遇打造牙溪泰迪农场旅游、川硐范木溪民俗旅游等项目。去年,铜仁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352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79.2亿元,带动3.11万名贫困户增收脱贫。
  扶贫协作搭建起了人才互动互补的桥梁。借两地人才交流挂职之机,铜仁着力提升教育、医疗、企业管理和技术队伍。在苏州建立11个劳务协作工作站,输送1.8万名贫困劳动力赴苏稳定就业。
  扶贫不惧关山远,苏铜携手奔小康。两地共同出力、积极作为,不断强化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管理、产业协作、消费扶贫、劳务协作,形成了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2019年,铜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49.16亿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150.5万亩,农民人均年收入达10259元;全市367个贫困村出列,减贫12.2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6%。(田勇 江佳佳)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