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辅助驾驶技术的不断进化让“零事故”这一目标变得越来越接近现实,比如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就是其中一种。汽车配备AEB之后,该系统能在即将发生碰撞的危急关头帮驾驶员“踩一脚刹车”,以避免追尾甚至是更严重的交通事故发生。然而,最新一项研究测试结果却为该技术泼了“冷水”,AEB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靠谱。
近期,美国汽车协会(AAA)就对AEB进行了模拟测试,结果表明,在20英里/小时(32公里/小时)速度下,AEB表现“尚可”,但当速度达到30英里/小时(48公里/小时),AEB基本“无效”。此外,AEB在夜间并不能起到令人满意的作用。AAA方面称,“晚上,没有一个系统检测到成年行人,也没有做出反应。”
据了解,AAA所选取的测试车辆分别是:雪佛兰迈锐宝、本田雅阁、特斯拉Model 3(参数|询价)以及丰田凯美瑞;所模拟的四个场景分别为:1)一个成年人在车流中穿梭;2)一个孩子突然从路边停着的两辆车中冲出;3)两个成年人背对着车流站在路边;4)汽车右拐时遇到成年人同时通过。以上四种场景中,测试车辆分别以20英里/小时和30英里/小时行驶。
当汽车以20英里/小时的行驶时,AEB在第一种场景中避免了40%的碰撞,换句话说就是,60%的情况下依然撞上了“成年人”(假人)。“儿童”突然冲出时,AEB刹停的成功率只有11%,即碰撞几率为89%。同样,汽车在接近两个背对车流的“成年人”时,80%的几率会发生碰撞。结果最糟糕的就是最后一种场景,所有参与测试的车型上所搭载的AEB无一成功。此外,在30英里/小时的速度下,几乎所有AEB系统都“全军覆没”。
面对并不理想的测试结果,美国汽车协会汽车工程与工业关系主任Greg Brannon表示,“汽车制造商使用这些系统的意图是正确的。我们进行这项测试的目的是找出存在的差距,帮助教育行人,并与制造商分享这些问题,以改善AEB的功能。”
AAA方面仍相当支持这类安全系统的持续开发、改进,同时还向司机提出了建议,不要过度依赖AEB等辅助驾驶技术,这种技术只能作为“备份”,而不是完全取代驾驶员。尤其夜间行车时,司机更要格外小心,因为这种系统也同样难以发现行人。(鲍彬斌)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