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产业经济 > 汽车

新能源汽车加快进入技术产业变革

时间:2020-02-21 12:40:04 来源:慧聪汽车网

  2020年之初,国内社会与企业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造成了不少的经济损失,车市寒冬依旧,产业变革却正在快速逼近,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经历着发展近十年来较为沉重的打击。

  2020年首份新能源汽车销量答卷,可谓是意料之中的惨痛,中汽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分别为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下降均超50%。这不仅是自2018年7月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7个月下降;还是自去年7月“国补”退坡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遭遇的第二次腰斩。

  据外媒汇总统计,2019年全球累计出售约220万辆新能源汽车(插电式、纯电动汽车),同比增长10%,增速明显放缓。但随着欧盟在今年开始进入环保新规的缓冲期,即完成2021年乘用车排放不高于95g/km这一目标的95%,且在2025年、2030年还将分别在2021年基础上减少15%、37.5%。要知道,欧盟乘用车企实际碳排放从2001年169g/km下降到121g/km花了17年,年均降幅仅1.9%。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新能源汽车成了唯一选择。

  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业大国,我国原计划在今年7月1日全面执行国六a排放标准,3年后再升级为国六b排放标准。不过,北京、上海等多城市已于去年提前实施国六a标准,甚至是最为严苛的国六b标准;同时,我国双积分政策步步紧逼,进入2020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再提升;此外,工信部还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21-2035)》明确了——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的发展目标,消费者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也是给予肯定态度。

  随新能源技术规范升级,传统内燃机技术正在慢慢被电动系统所取代,其中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成为众多传统零部件巨头转型的重要发力点,比如占据纯电动车成本四成左右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截止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的当下,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突破瓶颈。

  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正在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深入谈判,商讨在上海超级工厂的电动车中使用无钴电池方面事宜。若能达成,磷酸铁锂(LFP)电池将首次被纳入特斯拉生产线,有望降低相关车型的生产成本。消息人士透露,相较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成本有望“下浮超过两位数百分比”。另有消息人士称,目前尚不清楚特斯拉打算在多大程度上使用磷酸铁锂电池,但其并没有计划停止使用目前的镍钴铝电池。发展新能源技术升级是一条不得不走的道路,因为国内受疫情的大规模影响,汽车工厂并没有全部复工,车企现有心有余力不足的假象,但在这休养生息之际也不能随意松懈,否则疫情过后的恍然隔世会蹉跎掉大部分汽车企业,后果损失却难以估计。

  谁便能在产业变革的后时代崭露头角?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零部件巨头转向动力电池,可是,谁也无法保证研发方向的精准定位,即便是曾经风光无限的传统零部件巨头们,也如履薄冰地反复试探和摸索着前行,在这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升级中,条条大路通罗马,目的地都是一个——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变革,孤军奋战还是团结一致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合适自己的才是做好的发展道路。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赵名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