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权威发布

商务部: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回稳向好、好于预期、富有活力

时间:2020-10-14 15:43: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10月14日在谈及2020年1-9月我国外贸运行情况时指出,从运行和成效看,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回稳向好、好于预期,贡献增强,富有活力。

资料图为航拍海口秀英港集装箱码头。<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骆云飞 摄

资料图为航拍海口秀英港集装箱码头。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该负责人称,今年以来,疫情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商务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稳外贸作为重中之重,密切跟踪研判外贸形势,及时推动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措施,稳住了企业信心和市场预期。各地、各部门同舟共济,广大外贸企业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全国上下形成强大合力。从运行和成效看,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回稳向好、好于预期,贡献增强,富有活力。

  一是回稳,体现在贸易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双双提升。

  从历史比较看,进出口规模创同期新高。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23.1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0.7%。其中,出口12.71万亿元,增长1.8%,进口10.41万亿元,下降0.6%。我进出口、出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从横向比较看,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根据世贸组织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出口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国际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创历史同期新高。贸易规模与市场份额双双提升,同创新高,是中国外贸基本盘和综合实力决定的。

  二是向好,体现在质量结构优化和创新上。

  从贸易结构看,“五个优化”齐头并进。国际市场布局在优化,我对东盟进出口增长7.7%,东盟成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5%。对欧美传统市场出口积极恢复。国内区域布局更趋均衡,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7%,增速高于整体5.2个百分点。在经营主体上,民营企业“稳定器”作用更加突出,出口增长10%,拉高整体出口增速5.1个百分点,占比提升4.1个百分点至55.2%。商品结构持续升级,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0.8个百分点至58.7%,集成电路、计算机、医疗器械等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速分别达14.9%、10.7%和48.2%。在贸易方式上,一般贸易韧性强劲,竞争力充沛。出口增长3.8%,占比提升1.1个百分点至59.5%。

  从业态和模式创新看,动能转换加快。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进入快车道,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市场主体活力加快释放。新设46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17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鼓励引导多元化投入建设海外仓。跨境电商进出口、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分别增长52.8%和35.5%。

  三是贡献增强,体现在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力有效。

  从服务国内发展大局看,外贸为国民经济稳中向好提供强劲支撑,为稳增长、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作出积极贡献。1-8月,有进出口实绩企业共47.8万家,同比增长6.2%。外贸带动就业人数达1.8亿,进口环节税收贡献10.4%的全国税收总收入。前三季度,贸易顺差3260.5亿美元,扩大11.2%,有力稳定了国际收支平衡。

  从开放合作看,有力支持全球疫情防控和世界经济贸易复苏。我们以实际行动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尽己所能扩大防疫物资出口,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根据世贸组织统计,上半年,我进口占全球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近日,世贸组织高级经济学家也表示,中国不仅在出口方面表现突出,在进口上也为全球经济和贸易复苏作出了积极贡献。

  该负责人指出,当前,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外部需求显著萎缩,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受阻,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贸易壁垒增多,不确定、不稳定性明显加大,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严峻。

  同时,必须看到,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综合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该负责人称,第四季度要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和国内区域布局,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外贸创新发展。要积极扩大进口,精心办好第3届进博会和第128届广交会,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任务,在大战大考中努力向国家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刘坤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