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新桥支行凭借敏锐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高效的专业处置能力,成功拦截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以实际行动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赢得客户高度赞誉。
2025年8月26日下午,支行大门刚打开,客户仲女士神色慌张地前往柜台,要求银行卡取现3万元。网点柜员在询问客户取现用途时,仲女士一会称别人借的钱取出来,一会又说用于孩子开学缴费,且在交流过程中,频繁查看手机,好像在和对方聊天。柜员凭借职业敏感性,察觉异常后,一边安抚客户,一边联系运管员进一步核实情况。
经详细询问得知,仲女士在2025年8月24日通过微信与某企业的人力联系。对方得知仲女士在找工作,便介绍她去公司上班,下个月入职,但要先帮“领导”转几笔钱,仲女士求职心切,又缺乏反诈常识,遂答应请求。查看仲女士与对方聊天记录时发现,对方一直在教仲女士在银行成功取现的方法,并让她态度强硬些,称银行“欺软怕硬”。运管员迅速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诈骗“工具人”案件,当即向客户普及诈骗套路,并协助其联系警方确认事件真伪。最终,在银行工作人员与民警的联合劝阻下,仲女士终止了取现要求。
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新桥支行始终将守护客户资金安全放在首位。未来,该支行将持续深化警银协同机制,优化智能防控体系,以更专业、更温暖的服务,织密群众财产安全防护网,为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安全保驾护航。(陈颖)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