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聚焦河南 > 城乡建设

田间地头开直播 红薯成了抢手货

时间:2022-09-26 10:51:50 来源:消费日报网

  “大家看一下,这个红薯是今天早上才从地里挖出来的,现在正在装车。”“这些红薯全部是种在沙地上的,所以说它的口感是香、甜、软、糯……”近日,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万隆乡抖音“网红”小英夫妻面对手机化身推销员,向全国各地的粉丝们介绍万隆“沙地蜜薯”的品质和特点,吸引了众多网友围观。短短三天,就销售红薯近6万单,销售额达59万元。

2.jpg

  初秋的万隆乡,金沙千里,甘薯飘香,大片大片的农田里,村民正三五成群忙着收获成熟的红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俺今年种了二十多亩‘龙九’红薯,产量高、品质好,总共能卖十几万元呢。”说起种植红薯的收入,小高庙村村民李红喜上眉梢。

  “我们平均每天线上销售红薯七千多单、六万多斤,希望通过线上推广和销售的方式,省去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使广大薯农真正实现致富增收。”2022年9月23日,在万隆乡隆佑昌网货供应中心,负责人吴龙海开心地表示。在他的身后,3000平方米的厂房内堆满了当天收购的新鲜红薯,30多个工人正在分拣、称重、包装、装车,一片忙碌景象。

  万隆乡现有红薯种植面积8万亩,是远近闻名的“红薯小镇”。该乡党委、政府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从种植引导、技术支持、政策扶持、品牌推广等重点环节入手,逐步形成了一条集育苗种植、仓储加工、电商销售等于一体的红薯全产业链,实现年总产值7亿元。其中,通过拼多多、抖音、淘宝、京东等网络窗口,年线上销售达4000万斤,500万单以上。

3.jpg

  红薯搭上直播“顺风车”,驶入新零售“高速路”。2022年以来,万隆乡结合发展实际,以主导产业为依托,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入探索推进“电商+直播”销售模式,主动搭建平台,开展各类培训,通过电商直播带货这一最便捷和最具传播力的工具,助推农产品上行。一方面,不断引导鼓励企业和农户开拓电商平台销售渠道,走进田间地头,以创新的直播方式、丰富多彩的载体、特色多样的形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激活内生动力,实现增收致富。另一方面,通过电商企业借力“网络直播”,邀请明星、网红达人等人群带货,搭建农产品销售与电商采购的空中桥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万隆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下一步,万隆乡将继续线上线下并重发力,利用好电商企业,培育本土直播团队,积极探索线上销售,不断巩固‘产加销’全产业链农业模式,稳步推进万隆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万隆乡党委书记闫东说:“我们要致力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电商产品品牌,做好品牌经营和市场消费的无缝对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王雅静 文/图)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志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