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曲靖市初步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
走出绿色优质发展新路子
节能型碳材料及余热发电项目一期工程
工业兴则城市兴,工业强则城市强。曲靖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动摇,高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规模总量持续扩大,产业集群发展实现新突破,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初步构建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绿色优质发展的新路子。
工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9月1日,位于曲靖沾益工业园的云南索通云铝炭材料有限公司节能型炭材料及余热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这条生产线生产的预焙阳极被称为铝电解槽的“心脏”。项目一期年产预焙阳极60万吨。缓解了曲靖市乃至云南省绿色铝产业预焙阳极材料产能不足的难题,有效补充了绿色铝精深加工的上游产业链。
云南索通云铝碳材料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杨光德介绍,云南省大力发展绿色水电铝,未来规划的规模800万吨到1000万吨,还需要预焙阳极碳素400万吨到500万吨的产能,而云南省现在只有80万吨产能,缺口在300万吨以上。
这家企业还同步建设了余热发电系统,加工过程产生的大量余热用于发电,年发电可达1.2亿度。同时,企业所需原材料煤气、焦油等可以就近从同一工业园区其他企业购进,生产的碳素产品也可以供给当地的电解铝企业,使沾益工业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循环经济链条。
5年来,曲靖全市上下砥砺奋进,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影响,工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工业门类日趋齐全。涵盖32个大类87个中类151个小类,其中制造业26个大类78个中类137个小类,能够形成有效配套,有利于产业链横向、纵向延伸。
传统工业基础扎实。煤炭、电力、烟草、化工、冶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行业在全省有比较优势,不锈钢产业园是全省唯一,焦化、玻璃产能排全省第一,钢铁、水泥产能排全省第三,铅锌产能在全省占比超过40%。
工业发展后劲稳步增强。2020年,曲靖市工业增加值完成823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15.1%,居第二位;完成工业投资41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16.4%,居第一位。
工业发展平台支撑有力。曲靖每个县(市、区)都布局了开发区,现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6个省级产业园区,正在申报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功能逐步增强,为工业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
曲靖市始终把工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坚持“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八大重点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决策部署,紧扣“双碳”工作目标,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意见为遵循,全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先进制造基地,基本形成了百亿级龙头企业支撑、千亿级主导产业引领的发展格局。
在曲靖经开区,晶澳二期项目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正在快速推进。7月15日,首批单晶炉进场安装。从厂房动工建设到设备安装只用了4个月时间,创造了曲靖经开区项目建设的新纪录。
曲靖晶澳二期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用地606亩,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总投资概算约58亿元。项目全部建设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110亿元。项目预计年内实现投产。“曲靖晶澳二期选用的是1600单晶炉型,设计产能相比原来有20%的提升,电耗、水耗都有20%的下降,相对人均产出也会有20%的提升。”晶澳曲靖基地总经理助理孙须良介绍。
目前,曲靖市硅光伏产业已经引进隆基、晶澳、阳光3家世界一流的光伏企业,已形成20GW硅棒及20GW切片规模,在建40GW硅棒及切片生产线;新能源电池产业,德方纳米、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企业已经落户曲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达5.3万吨;绿色铝精深加工产业形成完整链条,原铝就地深加工率全省最高,达到78.57%。
“下一步,曲靖市将紧紧围绕‘打造先进制造基地’这一目标,不断推动先进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高端化、重点产业绿色化,加快打造绿色硅光伏、绿色铝精深加工、新能源电池3个千亿级产业,力争到2025年,曲靖先进制造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曲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黄玲说。
把握机遇 乘势而上
踏上“十四五”新征程,曲靖将紧紧围绕建设先进制造基地,到2025年在定性指标上实现“5个提升”。
规模发展提升,全市制造业增加值超过15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8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0%。技术改造提升,每年推动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00个,创建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8户、省级绿色工厂10户、绿色供应链10个、省级绿色园区2个。产业层次提升,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超过50%,制造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0万元/人。数字转型提升,创建数字车间20个、智能工厂3个,培育省级以上“三化改造”试点示范企业20户。平台支撑提升,每个园区动态持有“熟地”1000亩以上,所有园区全部实现“五通一平”,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90%。
在具体工作上则突出“4+3+8”,即打造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精深加工、精细化工4个千亿级产业,壮大烟草、钢铁、稀贵和液态金属3个百亿级产业,建设8个高水平产业园区,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制造业新动能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及产品竞争力,巩固提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
道路四通八达、厂房成排、楼宇林立……一幅浓墨重彩的发展蓝图正在珠源大地绘就。(记者 张雯 文/图)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