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诉上海迪士尼 请求确认“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格式条款无效
新华社上海8月11日电(记者黄安琪 许晓青 兰天鸣)近日,《店大欺客?上海迪士尼乐园被告了》《上海迪士尼被大学生告了,原因你想不到》等来自“看苏州”新闻客户端和“SBS看苏州”微信公号的文章引发网友热议。网文披露,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大三学生小王2019年初“携带零食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被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并加以阻拦”,小王将上海迪士尼告上法庭。
尽管相关诉讼尚未了结,但“上海迪士尼禁止自带饮食被告”的话题经过多轮转载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进入主题乐园究竟能不能带食品和饮料”的问题引发网友热议。
案件原告——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学生小王,于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诉上海迪士尼的案件中,向被告提出两点诉讼请求:一为确认上海迪士尼乐园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的格式条款无效;二为请求上海迪士尼乐园赔偿原告损失,包括原告在迪士尼乐园外购买却因被告不合理规则而被迫丢弃的食品的费用,共计46.3元。
原告表示,2017年11月15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在乐园须知一栏新增规定:“不得携带以下物品入园:食品;酒精饮料;超过600毫升的非酒精饮料……”而此前上海迪士尼乐园并未禁止游客携带有原始包装、密封的、未开封及不需加工的食品入园。
“乐园外寄存包裹无论大小均收费80元/天,如果不在入口当场吃掉,游客只能选择迪士尼提供的餐饮服务或支付寄存费用。”王某某说,“我认为自带食品或园内购买均应由游客自行选择,禁止游客自带食品,这隐藏着强买强卖的实质。”
原告认为,迪士尼为了经营利益或以园内卫生问题为借口来实施此规定,这是一种霸王条款,直接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侵害了公众利益。
据悉,该案已开庭审理,法庭尚未判决。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管理方上海迪士尼度假区11日回复记者表示,据其了解,上海迪士尼乐园关于外带食品与饮料入园的规定与中国的大部分主题乐园一致。若游客自己携带食品或饮料,欢迎游客在乐园外的休息区域享用。此外,考虑到婴幼儿对食品的特殊需求,上海迪士尼乐园特别将小型婴儿罐装食品作为例外允许携带入园。同时,若游客因特殊的健康原因需要携带特殊的食品入园,乐园也允许其携带入园。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迪士尼有关方面存在侵犯消费者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的嫌疑。“尽管其表示,自己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多选择,但唯独没有提到价格是否公道,避重就轻。希望迪士尼能学会换位思考,树立消费者友好型企业的形象,赢得更多消费者信任。”他说。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