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闫廷 □ 李永建)“小王!”清晨刚过8点,正在辖区巡逻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室韦边境派出所王朋锋就听见街边王大爷一声呼喊,“我家孩子想申请助学金,该咋弄啊?”
“您先别着急,我给您讲讲具体流程。”王朋锋一边耐心安抚,一边迅速掏出纸笔,将申请所需材料、办理地点、相关部门联系方式一一写下,还不忘提醒老人后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今年30岁的王朋锋,投身基层工作已有13年。日常除了边境巡逻管控,他还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居民们遇到难题,都习惯找他帮忙,亲切地称他为“社区百事通”。
“邻里纠纷、政策咨询、安全隐患排查……居民碰上的各种问题,能当场解决的,我们绝不拖延;解决不了的,就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全程跟进,直到问题妥善解决。”王朋锋说,大队推行“警务+服务”模式,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每个角落,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警务服务。
当下,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正积极探索现代化边境治理新路径,在维护边境安全稳定、服务辖区群众、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涌现出诸多共建共治共享的成功经验,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额尔古纳边境辖区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2万余名居民涵盖汉、蒙古、俄罗斯、回等20多个民族。这里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各民族风俗习惯与生活需求差异明显,过去传统工作模式难以及时回应群众多元化诉求,不仅消耗大量警力,还容易让小问题逐渐演变成大矛盾。
“破题的关键在于构建高效的工作机制。”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大队长刘永红介绍,大队依托“右岸·新枫”新时代枫桥联创实践站,联合警力、司法、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烦心事。今年以来,实践站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1起,调解成功率达95%,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民警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为群众清理积雪)
在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莫尔道嘎边境派出所,民警们还定期开展“警民恳谈会”,邀请群众代表围坐一堂,共话社区治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生活中的困难、对社区建设的建议毫无保留地说出来,民警现场答疑解惑,能当场解决的当场拍板,不能解决的详细记录,会后协调相关部门处理。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不仅拉近了警民距离,还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主人,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除了化解矛盾纠纷,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还聚焦民生实事,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针对辖区部分偏远村屯交通不便、群众办事困难的问题,大队推出“流动警务室”,民警定期深入村屯,开展户籍办理、政策宣传、安全检查等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服务。同时,大队联合民政、残联等部门,为辖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建立帮扶档案,定期上门走访慰问,提供生活物资、医疗救助等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在守护边境群众“安居”的同时,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更用心守护大家的“暖心日常”。针对辖区地广人稀、部分村屯、生产队地处偏远、群众办事就医不便的实际情况,大队联合当地医院、民政、政务服务等部门,推出“边境便民服务套餐”:每季度组织“流动医疗服务队”深入偏远牧点、村屯,为老年人、行动不便群众提供免费体检、健康咨询和常用药发放;开通“政务代办直通车”,民警化身“代办员”,帮助群众代办户籍业务,免去群众往返奔波之苦。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流动医疗服务12次,惠及群众280余人,代办各类政务事项150余件,让便民服务真正走进边境的每一个角落,暖到群众心坎上。
(民警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
前不久,在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文化活动正在火热进行。舞蹈、歌唱、民俗表演等节目精彩纷呈,现场气氛热烈,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我们通过联合驻地党委政府等部门共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教导员吴汉良介绍,文化活动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还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
作为维护边境安全稳定的主力军,内蒙古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优化服务举措,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如今,在大队全体民警的共同努力下,边境辖区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一幅幸福美好的画卷正在祖国北疆徐徐展开。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