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中国经济 > 人物访谈

药师叶世登:让医院选中药有了指南

时间:2019-09-04 09:39:08 来源:武汉晚报

1.jpg  

柯志刚 摄

  “去年这个时候,老师奔走皖、粤、川,像神农尝百草一样亲尝各种药材,今年,我们的《药材和饮片选用指南》一书终于排版了!”9月2日,武汉市中医医院药学部主任徐惠芳说,在其导师叶世登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形成了这本《指南》,将对各大医院的中药药材选择提供参考。

  69岁全国奔走

  直到跑不动才停下脚步

  叶世登是原武汉市中医医院药学部主任,湖北省首届中医名师,武汉市中医大师,研究中草药半世纪,去年69岁还带领弟子为《指南》四处奔走,直到今年因胃溃疡住院才停下脚步。

  徐惠芳介绍,国家药典委员会推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了各类药材,但对于医院的选药标准并未涉及,出版《指南》是叶老毕生心愿。“老师带着我们,到广东、安徽、四川等地各大知名药材基地亲尝亲试,甚至和专卖户同吃同住,为此书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书刚完成,老师就生病住院了。”

  据了解,此书的出版将弥补医院中药选材方面的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汤剂开创者

  让患者像喝牛奶一样喝中药

  叶世登的名字并非人人耳熟能详,但患者喝的每一副袋装中药都与他有关。他是中药饮片小包装、袋装中药汤剂的“开拓者”,让患者喝中药像喝牛奶一样方便。

  上世纪90年代,叶世登在工作中发现,散装中药饮片存在称不准、称不匀的问题,可能影响疗效,他开始研究小包装中药饮片。2004年,武汉市中医医院在全省首家推出小包装中药饮片,引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注。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叶世登等人编写的《医疗机构小包装中药饮片应用指南》作为政府指导性文件,下发到全国医疗机构,并沿用至今。

  上世纪末,武汉市中医医院率先在住院病人中提供代煎中药服务,门诊病人仍需取药回家自己煎。“既然可以为住院病人煎药,为什么不能为门诊病人煎药?”叶世登团队开始研发袋装汤剂。为使中药汤剂能无菌储存,他借鉴了袋装牛奶的“排空包装”技术,使储存期长达三个月,打破了中药不便于服用的瓶颈,被更多人接受。这一技术,后来被全国学习推广。

  主动辞去行政职务

  专心搞科研带徒弟

  叶老曾任该院药学部主任,53岁那年,他主动辞去行政职务。“事务性工作太多,静不下心来,我只想专心搞科研,做好中医药传承工作。”他说。

  干了一辈子中医药研究的叶老退休后依然热情不减,一天都没有离开过药学部。退休后他还干了三件该院历史上的大事,其一是牵头成立该院在东西湖的药学基地,亲自设计内部构造、购置设备,一次性通过了国家药监局的验收;其二在药学基地设立了中药鉴定教学标本室,收集了各类中草药标本数百种;其三就是完成了《药材和饮片选用指南》的编写。

  “不做和尚也要撞钟!”这句话叶世登常挂在嘴上,他说,不管是什么身份、是否退休,他的中医药研究工作都会一直持续下去。今年70岁的叶老还带了两名徒弟,之前已经“出师”的5名弟子都成为了中药研制领域的中流砥柱。(黄琪 刘越 陈莉 张姝)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肖基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