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中国经济 > 金融证券

赛得利EU-BAT合规工厂再增两家

时间:2020-08-12 15:40:59 来源: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 世界最大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商赛得利计划在2023年之前,旗下所有五家工厂全部完成EU-BAT合规审验

  2020年8月12日,上海 - 赛得利在中国的工厂中又有两家——赛得利(九江)和赛得利(江西),通过了EU-BAT(欧洲最佳可行技术参考文件)合规审验。至此,赛得利在中国的五家工厂中,已经有三家达成EU-BAT合规。这三家工厂产能占赛得利集团目前总产能的60%。另外,早在今年4月,赛得利(福建)已经先期通过EU-BAT合规审验。

  审验工作由独立第三方验证机构Sustainable Textile Solutions (STS)执行,STS是BluWin Limited (UK)旗下分支机构。EU-BAT评估参数包括资源利用效率、废水排放和空气排放。经STS评估,赛得利(九江)和赛得利(江西)在能源使用效率和空气排放上完全符合EU-BAT标准。参考EU-BAT在能源上的要求限值30GJ/MTf,两家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分别实现每生产1公吨产品,减少大约1,100 公斤 CO2当量排放。工厂同时遵循当地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赛得利(江西)运营已经16年,是集团第一家也是历史最久的工厂;赛得利(九江)收购于2015年。集团总裁张文涛说:“三家工厂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到EU-BAT合规,充分显示了我们在技术投资上的持续努力和不断进取。未来,EU-BAT将同样适用于我们其他工厂,无论是现存、收购、或新建的。我们的目标是在所有的业务中呈现高水平的可持续表现。”

  今后,赛得利集团将持续推动其余的两家工厂——赛得利(江苏)和赛得利(中国),在2023年之前达到EU-BAT合规要求。其中,赛得利(江苏)于2019年收购,赛得利(中国)新建于2019年。

  关于赛得利

  赛得利是世界上最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商。再生纤维素纤维是一种天然和可持续的原材料,广泛用于纺织品、婴儿湿巾和个人卫生用品等日用品中。我们在中国的五家工厂年产能约140万公吨,公司还经营一家纱线厂,以及年产2万吨的莱赛尔纤维生产厂。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拥有覆盖亚洲、欧洲和美洲的销售、营销和客户服务网络。

  赛得利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我们积极让生活在工厂周围的社区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提供满足社区需求的社会服务。我们遵循严格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可持续木浆采购政策,并参照国家和国际环境健康安全标准。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凡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