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独家报道

消费时评丨“揭榜挂帅”欲破食品安全困局

时间:2025-07-04 10:19:51 来源:消费日报

  外卖餐盒里的麻辣烫暗藏罂粟壳粉末,网红奶茶被检出违禁药物成分,“纯天然”保健品实为化学试剂勾兑……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不断翻新的造假手段,正以技术化、隐蔽化的姿态挑战公众健康底线。市场监管总局推出的《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揭榜挂帅”工作方案》,以“英雄不问出处”的魄力向全社会广发“英雄帖”,恰似在食品安全“战场”上吹响了“集结号”,为破解监管困局注入创新动能。

  传统食品安全监管常陷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被动循环:不法商家利用新型化学物质逃避检测,监管部门却受制于检验方法滞后而难以追责。此次“揭榜挂帅”直击痛点,将掺杂掺假物质检测、非法添加行为判定等“硬骨头”作为攻关方向,通过开放申报打破地域、单位、专业壁垒,鼓励跨学科团队协同作战。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机制,既能激活高校实验室的科研潜力,也能调动企业工程师的实战经验,更能吸引民间检测机构的独特视角,形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技术攻坚态势。

  从消费市场观察,食品安全焦虑已成为影响消费信心的重要变量。某电商平台调查显示,超六成消费者购买食品时会优先查看检测报告,近四成用户因食品安全问题减少过外卖消费。当“科技与狠活”的调侃折射出公众对食品工业的信任危机,“揭榜挂帅”机制通过快速转化科研成果为监管利器,实质上是在重建消费者与市场的信任纽带。成功研发的检验方法优先应用于监管实践,意味着每项技术突破都将直接转化为餐桌上的安全保障,让消费者在扫码查看食品溯源信息时,能真正读懂那份“放心”背后的科技含量。

  当然,技术攻坚只是第一步。要彻底扭转食品安全乱象,还需构建“检测—执法—惩戒—教育”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对查实的违法添加行为实施顶格处罚,让造假者付出沉痛的代价;建立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让失信者寸步难行;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开展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水平。唯有技术、法律、宣传三管齐下,才能更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从监管目标转化为全民共识。

  当实验室里的显微镜与厨房里的油盐酱醋产生奇妙化学反应,当科研人员的创新智慧与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形成共振,期待“揭榜挂帅”能催生更多食品安全的“火眼金睛”,让每一份餐食都承载着科技的温度与监管的诚意。毕竟,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就是守护民生最基本的尊严。

  (肖睿平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张海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