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独家报道

产业·一家之言

佛山陶瓷“变废为宝”值得借鉴

时间:2020-08-04 10:24:22 来源:消费日报

  □ 解 磊

  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出建立分类处理制度,制定包括源头减量、分类处理、消纳设施和场所布局及建设等在内的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推进源头减量,并促进回收利用。

  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近年来在陶瓷行业得到了深入践行。以广东佛山陶瓷行业为例,佛山承载着全球建筑陶瓷八分之一年产量的同时,也承载了每年400万吨陶瓷废弃物带来的污染。以前陶瓷废弃物非法倾倒,不但处理成本高,而且不可降解的材质无法被自然所消化,占用土地,影响植被生长,甚至污染赖以生存的水源。

  而现在,佛山乃至全国的陶瓷行业,都在逐步努力,从瓷砖废渣出发,将材质再生融入日常。我们看到,以陶瓷废弃物制作成的环保砖、日常性家具产品等正在以衍生产业的形式回归到消费者层面的使用中,晶立方、QQ板、充满艺术感染力的装饰壁挂,陶瓷废料回收的优秀成果也一次次展现在人们眼前。这都让我们明白,陶瓷行业“变废为宝”之路如今已然走通,从陶瓷废弃物填埋场到专业的陶瓷废物循环生产基地,这是一次跨越式的发展,是陶瓷清洁生产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更是政府和行业在不断地摸索与进步的体现。

  循环再利用,对环境、对行业和企业都有百利而无一害。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的逐步铺开,循环经济的发展更是得到了关键性的支持,在过去十年中,我国不断通过行政、金融、立法等措施促进废物循环使用。

  这些措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循环经济,即把一些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转变为另一些企业可以利用的生产原料,从而达到循环产业链的闭合。通过这一方式,原生材料的需求量和垃圾的产生量都将减少。

  不止是陶瓷,玻璃、塑料、电池等诸多轻工行业,在循环经济大势所趋的今天,都应该同各方合作走出一条废弃材料再生循环利用的道路。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开展绿色生产、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消费者提高环保意识,只有各方协力,才能让我国资源循环利用取得长足进步,才能真正推动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的全面迈进,才能让我们生活的地球更加美好。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赵名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