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独家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

精准扶贫既要解决“就业” 更要解决“产业”

时间:2020-05-26 10:50:51 来源:消费日报

微信截图_20200526105221.jpg

  5月22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为此,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谈道精准扶贫既要解决“就业”,更要解决“产业”。而近些年大热的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技术。

  相关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中国听障人数有7200万人。另有数据表明,2019年中国视障人数有1731万人。扶贫工作中如何保障一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更好的生活?

  刘庆峰认为,脱贫攻坚工作,首先离不开技术扶贫。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盲人听得见文字,让聋人看得见声音’。”刘庆峰介绍,科大讯飞的“三声有幸”扶贫计划,对特殊人群,开发团队投入技术、服务等资源达2000万元,免费为视障、听障等公益人群在阅读、聊天、社交等场景提供超过5000万次/日的语音服务,累计支持1000多家开发无障碍应用的创业团队。

  人工智能甚至能帮助贫困地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实现稳定收入,达到“就业扶贫”的目的。刘庆峰介绍,今年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设立“大方天河科大讯飞智慧扶贫车间”,通过为大方县提供贵州方言标注、图片识别OCR标注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机会,让当地人通过培训,就可以用一台电脑实现数据标注,正式上岗后足不出户就能有稳定收入,以当地人带动当地人就业的方式,帮助大方县更多人学习技能实现长久脱贫。

  人工智能除了在就业中发挥作用外,在教育、医疗领域的脱贫工作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刘庆峰表示,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普惠基层医疗,为基层医生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服务,已累计提供辅助诊疗服务3300万人次。覆盖近百县区,1200多个乡镇级医疗机构,12000多个村级医疗机构,做到“医疗扶贫”。

  而在教育和推普方面,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不但能够帮助偏远山区的乡村教育,实现“因材施教”,达到“教育扶贫”。还能够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认读常用规范汉字、掌握日常生活用语,推广普通话。

  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更好地实现了“技术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推普脱贫”。为此,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不仅是国家新基建战略的主力军,也是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帮助基层群众全面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报记者 李豪悦)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赵名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