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独家报道

“低成本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让绿色可降解塑料制品走进千家万户

时间:2022-08-10 11:42:28 来源:消费日报

333 副本.jpg

  消费日报讯 (实习记者 解 磊)“历经十余年的技术攻关,我们的项目突破了高填充生物聚酯改性关键技术,生产出实用性强的高性能、低成本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制备获得了低成本全生物降解高性能塑料复合材料,实现了吹膜、注塑等高效加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快递包装膜袋、购物袋及一次性餐饮具等领域。”8月9日,在2021年度中国轻工联科技奖表彰现场,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翁云宣表示。

  据了解,由北京工商大学、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永华晴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万达杰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虹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参与,翁云宣、张彩丽、黄志刚、宋鑫宇、刁晓倩、周迎鑫、王熊、刘赟桥、魏文昌、陈晓江共同研发的“低成本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此次,获得了2021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据翁云宣介绍,近年来,全球塑料的用量日益增长,其使用后废弃量也越来越大,虽然随着回收率增长和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逐渐推进,塑料废弃物污染问题得到改善,但仍有一小部分处置不当的塑料废弃物被遗漏到环境中而造成了污染。随着国内各地禁塑政策的逐步制定,可降解塑料的不可替代性更加突出。生物聚酯因可降解、易被环境消纳,而成为了替代品之一并成为热点。但生物聚酯目前存在成本高、易水解、性能普适性差、降解可控难、传统塑料加工装备难以适应的问题,从而抑制了其大规模快速发展。

  翁云宣团队承担了大量的生物基材料及生物降解材料相关研究工作。团队研究方向以“需求牵引”为导向,以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解决环境、能源问题为出发点,主要研究生物基及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塑料低碳绿色成型加工共性技术。团队依托低成本生物降解塑料袋制备技术与应用等重点项目,攻克了高填充共混体系分散性差的难题,实现了生物降解材料降解性能的调控,设计制备了低成本高强度降解性能可控的生物降解新产品。

  翁云宣团队不仅形成了生物降解材料评价标准体系等标志性成果,也实现了卓有成效的成果转化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应用效益。团队研究成果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成果转化直接经费超过500万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0亿元。

  “‘低成本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对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将有助于让绿色可降解塑料制品走进千家万户,对减少‘白色污染’起到重要作用。”翁云宣表示。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张海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