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独家报道

文创让国礼技艺“飞入寻常百姓家”

时间:2020-10-12 13:16:37 来源:消费日报

  □ 本报实习记者 贾淘文

  提到国礼,相信不少读者会脱口而出《四海升平》《盛世欢歌》《友谊之船》《“繁花”花丝手包》《“和美”纯银丝巾果盘》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国礼产品。精美的做工,吉祥的寓意,为广大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服贸会的文化文博文创产品展区,精美的国礼展品,为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承担这些国礼设计与制作的单位,就是北京工美集团。工美集团技术开发部部长王琨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工美集团以及相关的下属企业,就一直承担着国家级礼品的设计制作任务,数十年来已经积累了数百件国礼,为新中国的对外交往做出了独特贡献。

  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国礼技艺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追求高品质消费需求的首选。继承非遗传统,融入现代美学,借助科技力量,积极拓展文创,成为普及、推广工美产品与技艺的最好推手。曾经“高不可攀”的国礼技艺,如今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新时代里继续诉说着百年传承的一脉匠心。

  老手艺注入科技元素

  本届服贸会上,工美集团展出的国礼和储备国礼一共有24件,包括《友谊之船》《和平尊》《青骓唐韵》等展品,而负责这些国礼的设计团队也首次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与观众展开与工艺美术相关的文化交流。

  北京工艺美术研究院总工艺师贾亦显向记者介绍了国礼《青骓唐韵》的设计理念:“这件作品的造型来自历史博物馆里唐代黑釉三彩马,是文献中‘龙种神驹,四蹄踏雪’的实体展现。制作这件国礼最大的难度就是如何用冰冷、坚硬的金属,去展现骏马鲜活的神情与动态。为了真实再现这匹马的神韵,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创新性的采用了3D数字建模打印技术,将现代科技巧妙地融入传统工艺制作中,具有时代特色与现代感。”

  如果说,先进的科技手段为“金马驹”赋予了“新生命”。那么,时下流行的混搭设计风格,就是为传统工美技艺注入了年轻、时尚的气息。

  以商代杜岭方鼎为设计蓝本的国礼作品《繁荣鼎盛》,就运用了混搭设计理念。北京工美集团技术中心设计部主任宋玉向记者介绍:“此件国礼将景泰蓝、雕漆、錾刻以及铸造工艺融为一体,景泰蓝的蓝色,雕漆的朱红,錾刻的黄金,不同的工艺,为观者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同时也传达出不同的设计语言。”

  国礼技艺走进千家万户

  如果说,国礼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那么,国礼的文创衍生产品,就成为了国礼技艺走进当代百姓生活的途径。此类产品设计更为实用,价格也更贴近百姓消费。国礼文创用国礼之美装点百姓生活,让国礼技艺走进千家万户。

  其中,《瑞聚京华》丝巾就是国礼文创产品的代表。贾亦显向记者介绍:“我们推出的国礼文创产品《瑞聚京华》丝巾,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近距离的‘触摸’到国礼品质。丝巾的设计元素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带,将世界文化遗产再现的同时,也用艺术手法表现出古都北京积极向上的力量,以及新中国和平发展欣欣向荣的强大生命力。”

  为了让国礼文创在品质更为贴近百姓生活,工美集团的设计团队在产品的实用性上下足了功夫。

  《瑞彩和美》提梁盒就是把‘美’和实用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宋玉对记者说:“我们将名贵的珐琅材质转化为陶瓷材质。虽然材质有所变化,但是设计与工艺品质却并没有降低。也让产品价格更为贴近百姓消费。双层提梁盒的造型,既可以用来承装食物,同时也是一件文房用品,既可以当做一款精美的摆件,又具有实用功能。”

  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需求

  “造办”一词源自宫廷,造办处曾经是清代制造皇家御用品的专门机构,集合了全国顶尖的优秀工匠。随着时代的变迁,昔日内府御用的产品走出宫廷,以国礼的崭新面貌,将传统工艺推向新的水平。

  王琨玮向记者介绍,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不同层次的需要,北京工美集团梳理、规划、打造了三个自主产品品牌,工美造办、京工美作与工美文创。其中,工美造办是由工美集团的国礼设计团队精心设计,由工艺美术大师和顶尖的工匠,完全用手工的方式进行创作,把东方美学和现代美好生活进行了完美融合,满足人们对高端生活艺术品和礼赠品的需要。工美文创主要是用工艺和文化作为特色,进行创意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情趣和美的享受。京工美作也是由工美集团国礼团队负责设计的项目,但是在制作中运用了现代化的金工工艺,古法金产品做工精良,性价比高,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现代高品质的生活需要。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赵名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