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热点聚焦

众惠相互2024年半年报发布,业务发展稳步增长,科技驱动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8-02 09:09:16 来源:新华网

  近日,首家全国性相互保险组织——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简称“众惠相互”)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据报告显示,该公司2024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146230.1万元,承保及投资双线盈利,延续去年以来的稳定增长势头。在业务定位方面聚焦个人短期健康险业务,健康险实现保费收入141911.4万元,占比超97%,特别继续大力推广普惠保险,针对儿童、老人、新经济从业者以及带病体等特定人群的需求,开发上线了多款惠而不费的相互类保障性产品,目前覆盖超60万人次,以实际行动抒写相互保险的普惠金融大文章。

  从业绩表现来看,众惠相互2024年上半年保费规模增速明显,延续前期高发展势头。对此,众惠相互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国民健康意识持续增强,消费者对保险保障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健康险迎来迅速发展,过去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3.2%,是增长最快的险种。众惠相互自开业以来,坚定聚焦于个人短期健康险的发展战略,厚积薄发,分享到了行业发展的“大红利”;二是深化与各渠道的合作关系,尤其是根据不同渠道的销售场景和人群特点,定制上线了大量的差异性产品,目前合作平台超100家,取得了不错成绩;三是众惠相互积极响应“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实现降本增效”的理念,加强了对各业务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推动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精细化,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等措施,持续提质增效。目前公司人均保费产能超1000万元,展现出不错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公司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升业务处理速度和准确性,推动业务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进一步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众惠相互大力强化科技应用创新,将数智理念贯穿于经营发展全流程,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实践,不断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百姓保障需求,全方位守护人民美好生活。据了解,众惠相互重点将科技能力应用在智能化理赔服务的升级上,据《众惠相互2024年半年度理赔报告》显示,上半年累计服务人次超2.1万人,件均赔款金额约1.25万元,其中医疗重疾类赔付占比超97%,住院垫付最高金额61.7万元;其中线上化率高达92.3%,理赔最快结案时效仅18秒,理赔时效及满意度大幅提升。

  以提升投保便利性为例,众惠相互通过科技赋能运用数据优化产品定价,延长会员黏性,提高客户触达及运营效率,降低费用成本,其投保效率和客户质量进一步提升,会员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其30岁以下投保会员比例超30%。

  在普惠保障方面,众惠相互加大关注特殊群体,坚持将保险的普惠价值惠及基层,以科技能力有效提升保险业务的覆盖面与渗透率,其产品人均保费不到600元。尤其加大老年群体的服务力度,向“适老化”进行有益探索,开发上线老年产品超20款,包括医疗、重疾和意外险等,通过AI技术应用开发智能客服系统,实现优先接入老年理赔电话、识别方言、语速音量等功能,提升保险理赔服务质量,助老专线累计服务超5万人次,为数百名高龄老人及行动受限会员提供协助服务。

  作为相互保险机构,众惠相互将普惠金融作为核心理念,着力关注国家政策鼓励支持的“一老一小、带病慢病”等弱势群体,凭借其独特的会员制和风险共担理念,在保险市场中独树一帜。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众惠相互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深入调研和分析,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独具相互保险机制特色的产品。不仅满足了会员的多样化需求,更体现相互保险“补短板、填空白”的发展理念,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据了解,目前在运营的相互类项目超10个,覆盖人群超60万人次,包括货车司机、高龄老人、带病患者、乡镇农民、工会会员、新市民等。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王铁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