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时尚生活 > 科技

解决三大难题 我国或将成器官移植第一大国

时间:2020-10-19 15:53:08 来源:科技日报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器官移植第二大国。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在我国一直高效顺利进行,获得国际移植界相关专家高度评价。”10月11日,“生命接力先锋队”走进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在会上表示,2015年1月1日起,公民志愿捐献成为我国器官移植唯一合法来源。规定实施的当年,我国就实现了2775例公民身后器官捐献,此后器官捐献数量每年平均增长20%,到2018年达6302例。

  截至目前,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网志愿登记已达145万人次。“但相比我国14亿人口,器官捐献的理念宣传和教育还远远不够。”黄洁夫说,“器官捐献是生命的接力,是生命在阳光下的延续,要让更多的人知道。”

  器官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医疗手段。近几年我国公民志愿器官捐献数量每年都在稳定增长,但目前我国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约有30万人,每年器官移植数量仅约2万例,移植的缺口依然很大。

  “费用高昂、移植医疗能力欠缺和器官捐献来源的不足,是目前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面临的三大瓶颈。”对此黄洁夫进一步阐释,“首先器官移植所涉及费用较高,很多患者难以负担。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些地区已把器官移植的免疫药物纳入医保。该改革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而逐步推进的。”

  其次,移植医疗能力不足。“器官移植是‘高精尖’手术,培养医生不容易。我国从2015年开始才系统、成批培养医生。”黄洁夫指出,目前全国共有173家医院可以实施器官移植手术,但实际需要300多家医院,“接下来应加强医院和医生的伦理规范建设”。

  最后,关于器官来源仍然不足的问题。黄洁夫说:“全世界都面临这个难题。很多老百姓还不是很了解器官捐献的理念、途径。”他说,假如这三大瓶颈能得到解决,我国有望在3年后成为世界器官移植第一大国。

  “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和真正完成器官捐献是不同的概念。”黄洁夫特别提到,前者仅为个人自愿表达捐献意愿,是对器官捐献理念的认同,是一种支持态度的表达。后者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严格死亡判定、临床医学评估、直系亲属签字和第三方的见证。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刘坤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