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机动车内使用、存放酒精消毒剂;切勿将酒精消毒剂存放在阳台等热源环境中……随着北京市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上调至二级,酒精消毒剂等防疫消毒用品使用量增大,今天上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夏季使用酒精消毒剂等防疫用品10项安全提示。
据介绍,由于夏季气温较高,酒精消毒剂等消毒用品极易挥发,如果储存使用不当,极易带来安全风险。为防范安全事故,市民需留意这10项安全提示:
1.市民应购买民用小包装消毒产品,单瓶包装不宜超过500毫升,不要在家中大量囤积消毒产品。
2.机动车内空间狭小密闭,长时间阳光下直晒,机动车内温度很高,不宜在机动车内使用、存放酒精消毒剂。
3.消毒产品使用后,必须将瓶盖拧紧,并存放于阴凉、通风处,严禁敞开放置。
4.切勿将酒精消毒剂存放在阳台、灶台等热源环境中,并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物品分开存放。
5.使用酒精消毒剂消毒时,应当通过擦拭的方式清洁物体表面,尽量不要采用喷洒的方式,并要确保良好通风。
6.室内大面积喷洒消毒剂后,人员不要在室内滞留,并注意开窗通风换气。
7.配制、使用84消毒液、过氧乙酸消毒剂等含氯消毒剂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8.84消毒液要单独使用,不要与其他消毒剂混合使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
9.使用酒精消毒剂意外引燃时,可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灭火;小面积着火可用湿毛巾、湿衣物覆盖灭火。
10.皮肤沾染含氯消毒剂原液时,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部溅到含氯消毒剂时,要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连续冲洗,并迅速送医院治疗。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