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以下八项黄金准则,可有效减少肾脏疾病患病风险,守护肾脏健康。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作息规律,坚持运动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以运动后不感觉疲乏为原则,持之以恒。适当运动可帮助控制血糖,维持血压达标,降低肾病风险。
2、均衡饮食、保持正常体重
病从口入,预防肾病应注意均衡饮食、保持正常体重。选用新鲜食材、健康的烹饪方式,每人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6g(大约1茶匙食盐),限制含盐、防腐剂、添加剂多的加工食品。肥胖与肾病密切相关,尤其要注意避免腹型肥胖。
3、保证充足的饮水量
身体长期缺水易引起泌尿系感染、肾结石等,科学饮水有助于预防肾病。建议成年人每日饮水量1500-1700毫升,优先选择白开水或淡茶水。天气炎热、运动量大、出汗多,以及肾结石患者应增加饮水量。全天饮水量平均分布,避免短时间内连续大量饮水。但要注意,对已合并严重肾功能受损、重度水肿、心衰等疾病的患者,应限制饮水量。
4、戒烟及限酒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通过损伤肾脏细胞、损害肾小管功能、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引起肾功能下降,并呈剂量依赖性。对已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来说,吸烟可显著增加心血管及非心血管事件并发症的风险和死亡率。长期大量饮酒也是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还可导致血尿酸增高、痛风、肌酸激酶增高等。
5、不盲目用药,警惕药物交互作用
药物性肾损伤是引起急性肾损伤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因肾脏灌注下降、药物排泄和肾小管损伤修复功能减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是药物性肾损伤的高危人群。引起肾损伤最常见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造影剂、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等,以上药物均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并避免长期大量服用。
6、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尿酸水平
糖尿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中导致慢性肾脏病的首要病因。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尿酸十分重要,长期控制好这几项指标,可有效降低或延缓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和进展。建议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定期检查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等。一旦出现尿中泡沫增多、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
7、监测血压
高血压肾损害是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血压在130/80-139/89mmHg即要警惕前期高血压,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血压。若血压持续升高超过140/90mmHg,建议开始药物治疗。合并蛋白尿的患者应尽量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并监测尿蛋白和肾功能变化。
8、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有效发现肾脏早期损害,建议体检中包含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项目。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痛风、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等肾脏病高危风险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检测以上项目,必要时进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小管功能、肾血管超声和眼底检查等。
(作者: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内科医师)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