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今年立秋的时间是8月7日,这意味着秋季的来临,暑气渐衰,天气转凉,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进入秋收冬藏的过渡时期。老话说“三伏里立秋”,因此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是暑湿未去,凉燥已袭,所以对于小儿来说顾护好脾胃、养好肺才是平稳渡过秋冬的关键。
立秋,小儿首先要顾护好脾胃。
经过了一个“苦夏”,暑气渐退,秋风袭来,似乎胃口大增,“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那么孩子可以“贴秋膘”吗?中医认为,脾胃者仓禀之官,脾喜燥恶湿,而夏季的暑湿之气,往往阻碍着脾的运化,使人没有胃口,不少人“因暑贪凉”,过食寒凉生冷之品更易损伤脾阳,且小儿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因此在夏天常常出现腹泻、呕吐、腹胀、食积等脾胃系统的问题。如果孩子经常出现上述表现,建议立秋后不要急着进补大量肥甘厚腻之品,要先调理好脾胃,可以服用中药或是小儿推拿进行调理,早日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同时饮食仍要以清补为主,荤素搭配,均衡营养,膳食搭配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苡仁、扁豆、赤小豆、木瓜、莲子、芡实等,为随后寒冷冬季来临提前做好准备。
立秋,养肺也很关键。
在中医五行当中,肺属金,与秋相应,且有“秋气通于肺”之说。而秋季的气候特点为燥气当令,易伤津液,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感受燥邪后往往表现出口干、皮肤干、干咳、鼻燥甚至流鼻血,所以有上述表现的孩子一定要注意了,饮食上以滋阴润肺为宜,可以吃些百合、银耳、苹果、梨等,尽量减少辛辣香燥烧烤类食物。另外,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虽已立秋但昼夜温差较大,注意适当增减衣物,同时避免冰镇冷饮瓜果类食物的摄入,“形寒饮冷则伤肺”,“重寒则伤肺”,且小儿具有“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尤其患有咳喘的患儿要格外注意,现在仍在三伏中,可以进行“节气贴”补养人体阳气,减少冬季咳喘类疾病的发生。
立秋尚未入秋,警惕“秋老虎”的同时更要顾护好脾胃、养好肺,为秋冬做好准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 霍婧伟、陈海鹏、吴力群 )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