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产业经济 > 家居

助推中国企业出海 搭建中外采供桥梁

首届中国五金品牌出海大会暨全球采供资源精准对接会召开

时间:2025-10-17 10:37:28 来源:消费日报

  □ 本报记者 陆 俊

  10月10日,首届中国五金品牌出海大会暨全球采供资源精准对接会在新国际博览中心W2馆召开,会议以“助推中国五金出海,搭建中外采供桥梁”为主题,汇聚全球五金行业精英,探讨中国五金品牌出海新路径。

  会上,隆重发布了《中国五金品牌高质量出海宣言》,启动“中国五金品牌出海非洲联盟”战略签约仪式,为行业树立出海标杆,搭建跨国合作生态。参会嘉宾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进行主题发言,从多角度、多层次围绕五金出海趋势、高质量发展模式、实战经验等议题深度研讨,为五金企业的出海之路进行全面系统的客观分析解读,提供前沿战略与实操路径。

  商务部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司原副司长聂林海建议品牌企业,一是要“抱团出海”,通过产业集群协同作战;二是要“创新驱动”,实现从产品创新到商业模式创新的全面提升;三是要“数字赋能”,运用新技术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

  莱索托驻华大使Kenneth Sentle Rabale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五金产品在非洲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我们期待通过本次大会搭建的合作平台,进一步深化中非在五金领域的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在首届中国五金品牌出海论坛上,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洪勇、浙江工商大学中非经贸研究院院长赵浩兴教授、达之路集团董事长何烈辉分别作主旨演讲。

  洪勇表示,中国五金出口规模稳健增长(2024年达1636.3亿美元),工具五金为增长最快领域,国际品牌竞争力初步形成。但面临品牌力薄弱、研发投入不足(低于2%)及国际绿色与技术壁垒(如欧盟CE认证)等挑战,需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标准认证体系,推动从“制造大国”转向“品牌强国”。

  赵浩兴提出“新出海”理念:“企业应摒弃‘赚快钱’思维,践行‘受人欢迎、授人以渔’的利他主义,强调ESG与‘心新相印’模式。2025—2030年为非洲出海黄金期,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产业基地、创业园区、本土营销等六大模式,并构建‘高度—深度—温度—速度—精度’五维体系。”

  何烈辉基于20余年对非投资实战经验分享:“高质量出海不仅是产品输出,更是能力输出和价值输出。企业必须做好‘三个深度’。深度了解当地市场需求,避免简单照搬中国模式;深度融入当地社会文化,通过雇佣本地员工、参与社区建设实现真正本土化;深度参与当地产业链构建,将中国优势产能与非洲发展需求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共赢。”

  在圆桌论坛上,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理事长刘建华,工具严选高峰论坛发起人周小明,余姚市五金制品协会会长黄和钦,张家港中天达工具有限公司代表、威海工具企业代表于金汕,以及沙特大型采购商穆罕默德(Mohammed)等多位嘉宾共同探寻多方协同的出海新范式。实现中非在五金领域的经贸合作,互利共赢。”

  作为会议重头戏的全球采供精准对接会,发布了《2025全球五金工具采购需求重点目录》,重点外商现场发言并发布采购需求,重点服务商现场推介服务产品。活动现场人潮涌动,沟通交流声不绝于耳,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张海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