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产业经济 > 家居

家电巨头争相前来分羹智能家居产业

时间:2020-03-30 14:34:49 来源:山西新闻网

  2014年或是中国家电企业的重要转型期,更多的家电企业开始向互联网靠拢,并直指智能家居产业布局,比如:美的和阿里合作打造智能家居平台产品;长虹和美菱推出了CHIQ冰箱,海尔发布智能家居平台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企业以加势启动智能产业市场的同时迫切的希望该产业链能尽快提速。

  产经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尽管智能生态系统搭建困难重重,苹果进行平台建设仍具有时代意义,尤其是聚合了海尔、德州仪器、飞利浦、科锐、等多家厂商的力量,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竞合策略将多于竞争关系。

  调研公司中怡康品牌总经理左延鹊也认为,随着苹果对智能家居平台的开发和应用,智能家居行业将有望进入实质性阶段,在整个智能产业链发展的合力下,也势必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实现跳跃式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拥有1亿多潜在的智能家居客户,到2015年,智能家居产值将达1240亿元,根据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智能家电产值已达1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冲到1万亿。

  此外,行业政策层面对智能家电的发展也持积极扶持的态度。2011年发布的《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便提出以节能、环保、智能化为技术发展方向,2012年发布的《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更提出要规范智能家电市场,引导智能家电发展方向。

  软件开发仍薄弱

  不过,市场调研公司奥维咨询的报告认为,目前智能家电在国内的销售规模已初步起量,但总体来说仍处于产能导入期。标准的智能家电应当包含远程控制、家电网络升级、远程维护和防盗报警等几大功能,但目前国内的产品在应用上远远未全部涵盖以上要素,在产品设计和功能植入上仍然相对生硬。

  智能家居概念也存在叫好不叫座,智能周边产品的泛滥却难掩核心技术的缺失。申银万国证券师指出,目前大多智能产品仍是以基本的“控制”功能为主,软件开发实力薄弱,缺少针对用户“痛点”需求的衍生增值服务的开发。多数智能家电定价过高,普及困难。他建议,厂商改变过去产品卖出即为价值链末端的思维,重视迭代和交互。

  左延鹊则认为,智能家电不但在产品设计,在营销通道上也应运用互联网思维,甚至可以相应借鉴互联网企业的“免费”营销思路进行推广

  “智能化发展方向是大势所趋,消费者对智能产品更易接受,但怎样通过智能化让产品变得更好用、消费者的利益点更突出、产品集成开发更高效快捷,这些都是智能厂商需要进一步迎接挑战的地方”,刘步尘说。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赵名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