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消费浙江 > 消费与法

从电商到文旅 浙江发放消费券助燃暑期经济

时间:2025-07-23 14:21:44 来源: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牛夏风)暑期消费热潮正劲,浙江再出促消费实招。浙江于7月23日至9月30日期间,联合电商平台面向全国消费者发放总额5000万元的“浙优云品”电商消费券。以数字化手段为火热的暑期消费市场再添一把“火”。与此同时,文旅、观影等服务消费领域的多重福利同步发力,全方位激活暑期消费潜力。

全国普惠 电商券精准惠民

“此次活动通过数字化消费券形式,促进暑期消费、提升消费者品质体验,并助力相关企业拓展市场,是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具体举措。”浙江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134.jpg

记者从浙江省商务厅了解到,本次电商消费券适用于电商平台上“浙优云品”专区内的多品类商品,涵盖特色农产品、食品、日用百货、洗涤护理用品及家居用品等全品类商品。同时,电商消费券也设置10元、15元、30元、45元、60元等面值,提供满99减10元、满159减15元、满199减30元、满299减45元、满399减60元等多重满减优惠。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购物需求的同时,也让消费者切实享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消费券打破地域限制,面向全国消费者发放,最大程度降低参与门槛,有望激发更广泛的消费热情。这一举措正是对浙江省商务厅等 12 部门印发的《“激情浙夏 快乐消费” 2025 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的积极响应,该方案提出要聚焦夏季用品、智能产品、国货潮品等重点浙产商品,出暑期“浙优云品”电商消费券,鼓励主要电商平台配套优惠券,打造爆款浙品。

 “电影+美食+旅游”联动 服务消费再加码

“以往消费券多集中于商品类,但随着体验式消费的兴起,人们的消费观念正逐步从传统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也更愿意为高品质服务付费。”浙江省商务厅商贸运行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还在文旅、电影等具体消费领域,通过优惠活动和平台优惠券等方式叠加福利。

1753251819850901.jpg

例如,在文旅优惠方面,浙江将累计发放暑期文旅消费券3053.8万元,超100个景区提供学生优惠,推出暑期文旅演出观展优惠11项、暑期住宿餐饮优惠活动123项以及暑期其他优惠活动14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多个文旅消费环节,让游客在山水间尽享实惠。

观影福利同样力度空前。今年浙江第5次发放电影消费券,发放金额达3680万元创近年新高,消费券包括20元单人观影消费券、40元双人观影消费券、60元三人观影消费券及浮动面额红包。

除了发放电影消费券之外,浙江还积极探索电影与文旅融合的全新消费模式,推出“电影+美食+旅游”优惠。领券观影后,观众除了有机会获得美团赠送的66元美食权益,可用于购买浙江省内美食团购套餐,还有机会领取酒店12元优惠券、度假98元券包、门票26元券包。

在缙云仙都,探寻《道士下山》中的小赤壁奇观;在奉化大堰镇,打卡《云边有个小卖部》的“莺莺小卖部”,用美食劵尝剧组同款大堰烤鸭;在湖州南浔古镇,漫步在《解密》中刘昊然、吴彦祖同款老宅;在湖州德清县新市古镇,坐上《乘船而去》外婆同款的小船,感受“人间仙潭”美景;暑期档电影《东极岛》即将上映,奔赴舟山东极岛,吃上一顿海鲜大餐……一张小小的电影票,将电影观赏与美食、旅游消费紧密结合,为消费者打造一站式消费体验。

从商品消费到服务消费,从线上到线下,浙江暑期消费券既为消费者送上实实在在的实惠,也为企业开拓市场注入动力,这场覆盖全领域的促消费行动,正成为激发消费新动能的重要发力点,推动浙江经济在暑期持续升温。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政府通过发放特定领域的消费券,精准拉动特定领域消费,如家电、餐饮、旅游等,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有利于推动消费市场向中高端发展,提高消费品质。此外,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的发放形式,可以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打造消费新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消费体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消费券带来的消费市场提质扩容,正在成为激发消费新动能的发力点。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叶德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