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消费浙江 > 消费与法

多业态融合燃旺夜经济 浙江打造“浙夜好生活”点亮暑期消费

时间:2025-08-02 15:35:21 来源: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牛夏风)从夜市里烟火升腾到剧场内好戏连台,从古城街巷的非遗韵味到商圈市集的潮流体验,多样场景轮番上演……进入暑期,浙江消费市场呈现火热态势,夜间消费场景更是不断“上新”,夏日夜间经济持续“升温”。

8月1日晚,“购在中国·浙夜好生活”2025暑期消费嘉年华在绍兴上虞正式启动,现场点亮杭州武林夜市、宁波老外滩街区等20个浙江省夜经济坐标,同步发布暑期促消费七大行动案例,一份贴心的消费指南也随之推出。

1754120531296067.jpg

“暑期是很多家庭亲子研学、避暑度假的时候,也是文旅夜游的集中时期。”浙江省商务厅消费促进处副处长黄雪梅告诉记者,今年暑期,浙江组织全省各地围绕“夜食、夜游、夜购、夜健、夜娱、夜读”等多领域同步发力,不仅推出了20个浙江省夜经济坐标,还将陆续举办超200场的夜间主题活动,为大家在夜间出游和消费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去处。

发布七大行动案例 打响暑期消费品牌

今年7月,浙江省商务厅联合12部门印发《“激情浙夏 快乐消费”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围绕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夜间经济、餐饮服务、农业休闲、数字电商等重点领域,统筹实施七大重点行动,旨在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暑期促消费品牌。

随着系列行动落地,一批各具特色的暑期消费成果已然显现。活动现场,浙江省商务厅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发布暑期七大行动典型案例。其中,“畅游浙夏・文旅融合惠民行动”——丽水推出 “十来丽水觅清凉”主题活动,发力“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全市15家高等级景区对全国大学生免费开放,消费券和文旅大礼包叠加释放吸引力,相关宣推在抖音播放量达1570万次,互动量超20万次。

1754120752673910.jpg

“璀璨浙夏・夜间经济繁荣行动”——绍兴深化“越惠悦生活”活动品牌,越城区发放800万元夜间消费券,打造5个夜间经济集聚区;上虞区打造曹娥里・十三弄夜间消费场景,《灯绘曹娥》演艺带动客流增长40%,“运河水市”非遗夜集单日最高客流1.8万人次,夜间消费活力十足。

“乡约浙夏・乡村消费振兴行动”——天台激活暑期乡村消费市场,推出5条乡村避暑路线,天台山景区对全国大学生免费,大塔后片区年引客20万人次,后岸片区赛事带动增收500多万元。

接下来,浙江将推动“商、文、旅、体、农”多业态深度融合,实施“璀璨浙夏·夜间经济繁荣行动”,大力发展“夜购、夜游、夜食、夜读、夜健”等多元业态,持续打造“浙夜好生活”品牌。同时,拓展“入境消费”新空间,在服务国际化、产品特色化、支付便利化等多方面实现新突破,让暑期消费嘉年华,每周都有新活动、每天都有新场景、每夜都有新亮点。

推出全省消费指南 金融平台联动送实惠

据了解,浙江省商务厅积极响应商务部相关部署和安排,推出“购在中国 浙里有礼”消费指南,整合全省优质消费资源,推出一批精品购物的好去处、推广浙江精致地标美食,同时联合金融、平台推出实打实的消费便利与优惠。

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牵头深化支付便利化工程,在入境口岸、景区、离境退税等重点场景实现支付“一路畅通”,投入超4400万元专项促消费资金,可惠及超2400万本地消费者。中国银联浙江分公司统筹组织各银行,合力出资5000万元,推出88折加油券、一分钱坐轨交、“62折”坐轨交以及观影活动、旅游活动等优惠举措。淘天集团加码暑期消费,天猫超市发放百万张“解暑冰冰券”,淘宝天猫美食生鲜推出千万补贴,超级88主会场享官方立减8.8折,同时结合“浙 BA”赛事,淘宝闪购投放超50亿元消费券,让优惠直达消费者手中。

1754120790935472.jpg

活动现场,绍兴“浙BA”票根经济、上虞“活力虞城 畅玩一夏”消费季活动进行推介。上虞消费季活动,将举办夜市集、夜游活动和六大主题展览,分多轮发放商超、餐饮和文旅专项消费券,推出“文旅一码通”、大型体育赛事、地方特色农文旅节事等系列活动,形成“周周有亮点、全域齐参与”的消费氛围。

在主题体验区,既有无人机足球竞技、具身机器人应用、AI创意互动等尖端科技,又有亲子互动空间、智慧养老服务示范、浪漫婚庆主题体验等“美好生活”服务场景;浙夏市集区则紧扣夏日消费热点与多元化人群需求,分为浙夏乐购、浙夏趣学、浙夏畅玩、浙夏陪伴、浙夏飨味五大主题板块,汇聚全球精选及本土特色优质商品与服务,打造一站式、主题化、充满活力的消费体验与采购平台……8月1日16点至8月3日20点30分,在上虞区曹娥里·十三弄汇聚60余个品牌,搭建主题体验区和浙夏市集区,让消费者沉浸式体验“暑期消费嘉年华”精彩。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叶德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