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消费浙江 > 社会新闻

达成广告投放意向金额1.55亿元 浙江“广告助农”开辟共富新通路

时间:2025-09-19 10:59:40 来源: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马佳丽)“酥皮金黄,火腿鲜香,来直播间挑正宗金华火腿!”在浙江金华湖海塘公园湖东广场,吆喝声与火腿香气扑鼻,50余个摊位的广场市集热闹非常,通过现场销售与线上直播展示浙江农产品魅力,这是浙江省“广告助农”行动实践。

9月17日至18日,省市场监管局牵头的2025年“广告助农”“融媒强企”活动在金华举行,发挥广告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助推乡村振兴与企业品牌升级。

image.png

活动以广告赋能乡村振兴和企业升级为主线,设“共富案例交流”“农特产品展销”“广告资源对接”板块,呈现浙江数字广告“三产联动”活力与价值。

 

广告助农:数字力量点亮乡村共富路

广告是信息传递桥梁与产业发展“助推器”。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开幕致辞称,希望通过“广告助农”“融媒强企”等举措,推动浙江优质农产品和制造品牌走向全国、世界,让广告成为共同富裕“新农具”与企业增长“新引擎”。

“共富行动典型案例交流”环节,金华、台州等十余个市县(区)市监局代表分享广告赋能农业实践。金华打造“广告助农”一县一品模式,借短视频和直播推特产;台州塑造“山海寻味”IP,整合美食资源跨域联动;宁海多维传播提升“一青二白”产业声量销量;缙云打通产业链,让“缙云麻鸭”走向全国。

“广告助农”共富行动典型案例诠释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理念。2025年,浙江省市场监管系统发动1342个帮扶企业,惠及5006个被帮扶企业(项目),举办981个专场活动、开展3462场直播,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7.74万吨、销售额9.94亿元,同比增长26.59%。

活动当晚,湖海塘公园湖东广场成热闹农特产品市集,浙江省11个地市、53个摊位、57家企业齐聚,金华火腿等地理标志产品集中亮相。浙报集团直播间与无忧传媒等旗下主播不间断直播推荐,淘天集团等电商平台和企业参加现场展销。活动让消费者现场品尝,还通过直播间为浙江省优质农产品积累关注和声誉。

 

融媒强企:资源对接绘就品牌好图景

除助力农产品外,“融媒强企”是本次活动另一亮点。浙江广告业借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势,从传统“传播工具”转型为深度嵌入企业战略的“资源支撑”,助实体企业破解品牌认知低、营销成本高、市场响应慢等难题。

活动期间特设“广告资源对接会”,汇聚浙报集团、浙江广电等主流媒体,无忧传媒、遥望科技等数字广告新势力及省内众多知名企业代表超200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品牌定位、形象设计到传播推广。

在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动下,此次活动达成广告投放意向金额1.55亿元,15对合作双方现场签约。浙报集团潮新闻与杭州径山茶发展有限公司、浙江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与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分别达成合作与广告投放意向。精准匹配降低企业营销试错成本,助其高效触达目标用户,扩大全国品牌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体现“数实结合”“产城融合”思路。台州公元股份与浙江银马广告达成广告设计营销意向,塑造适合网络传播的数字广告品牌IP与营销方案;杭州巴士传媒与杭州吾尚实业签订“点亮杭城”公交移动端、户外大屏端广告合作意向。

近年来,浙江深化“数字广告+”模式,加强政策引导、平台搭建与生态培育,整合多方资源,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注入持续动能,构建“广告赋能实体”良性循环系统。

 

数字赋能:技术驱动迎来广告新发展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负责人称,浙江广告力量持续释放壮大,在服务“三农”、赋能制造业中形成良好的一二三产协同互动。同时,在新技术加持下,其产业规模快速提升、加速演化,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助力浙江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关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广告产业发展迅猛,年度广告业务收入总额于2022年、2024年先后突破1000亿和2000亿大关,达2006.84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199.95%,数字广告业务收入占比提至81.93%,实现业务收入“双跨越”和产业结构、技术应用“两提升”。

无忧传媒相关负责人称,数字广告有效运用大数据、AI等技术,可敏锐捕捉用户需求;短视频、直播等新形态拓展传播场景,让消费感受更亲和;与云计算、区块链融合,推动产业在数据安全、效果溯源上更规范,丰富业态并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

近年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加强动态分析,推进全省数字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印发意见,推动省级园区建设和聚能发展,实施人才提能行动,首发省级“广告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成立全国首家数字广告研究院,完成“多报合一”改革试点。今年上半年,全省头部广告企事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872.99亿元,同比增14.20%,数字广告业务占比升至84.84%,数字广告技术渗透加深,业态创新活力迸发。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马佳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