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要闻

无接触消费:后疫情时代 经济发展强引擎

时间:2020-09-21 09:48:12 来源:消费日报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创新无接触消费模式。推广在线开放课程、互联网诊疗服务。促进健身、旅游等行业线上线下融合。

  这应该称得上是对疫情以来突飞猛进的无接触线上经济的极大肯定与推动。

  无接触消费并不是新鲜名词。

  2003年5月7日,由于“非典”疫情,阿里巴巴员工开始了在家隔离的第一天。三天后,淘宝网启动。2004年1月,京东开辟电子商务领域创业实验田,京东多媒体网正式开通。2005年11月,京东多媒体网日订单处理量稳定突破500个。

  17年前的人们,可能谁也无法想象,一场“非典”成就了电子商务,并使之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7年后,面对新冠疫情,如果没有互联网经济带来的无接触消费,人们的生活会面对多少困难,复工复产复课会变得多么艰难,这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但是,与17年前相比,如今的无接触数字消费模式已经有了成熟而丰厚的生长土壤,面对新冠疫情,人们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突变。

  当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回首看抗疫这一年,人们应该能感受到,虽然自年初以来,各行各业纷纷按下了“暂停键”,但生活并没有“暂停”,消费也没有“暂停”,一切都还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不能外出就餐,可以手机点外卖;不能去公司上班,就在家“云办公”;学校停课,线上课堂马上跟进;不能去健身房,健身APP中的视频教学任君挑选……

  人们也惊喜地发现,本以为会因疫情处处隔离受阻的生活,却变得更加多元而丰富:云聚餐、云舞会,让远隔重洋、多年失去联络的亲友“随叫随到”;策划多年未果的同学会,也通过一部手机完美实现;曾经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奶奶,也学会了用手机自拍甚至直播;原本是年轻人独当一面、90后和00后为主流群体的线上娱乐,也有了昔日跳广场舞大妈的身影。爆发式增长的视频直播,不仅打破了地域界线、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也让不同地区的人们更加了解彼此的消费生活方式,走向更多元、更包容的消费社会……

  可以说,在疫情防控期间,以网络购物、远程办公、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网上展会、直播卖货、无接触配送等为主要形式的无接触消费经济,对保障居民生活、各行业复工复产、社会经济恢复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疫情渐行渐远,无接触消费会淡出人们的生活吗?

  想必人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正如“非典”过后网购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大行其道一样,其实,疫情之下涌现的各种无接触消费,并不是一场偶然,而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疫情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面对有更多不确定因素的未来,人们更加注重健康与安全。这种模式一旦成形,就会牢牢根植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无接触”、机器人应用场景,也不是人们原本想象中的“让人与人变得更疏离”,相反,“无接触”的根本要义是“服务人”、让人们生活更有爱,而不是“取代人”。未来的机器人消费场景,也不是只有冰冷刻板的机器人,而是通过人与机器人的协同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更标准、更安全和更优质的服务。

  因此,后疫情时代,如果能把握这一发展趋势,就能赢得主动权,让无接触消费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强劲引擎,实现全社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赵名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