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要闻

“日薪”最高1.5万元

“春晚同款”机器人已在全国各地“打工”

时间:2025-02-25 10:25:31 来源:消费日报网

  2月17日,穿着花袄的机器人精神抖擞地行走在杭州湖滨步行街,沿街的路人纷纷被吸引。带它出来“炸街”的是一家食品公司,该机器人正是这家公司租来的“打工人”;开学第一天,西安曲江第一学校也把机器人请到了开学典礼上,与学生一起跳“科目三”……记者发现,最近几天,春晚机器人已经频繁现身全国各地并“上岗”。

  蛇年春晚,凭借一支秧歌舞和精彩的转手绢表演,来自杭州的宇树机器人一夜爆火。眼下,国内多款人形机器人不仅可以跳舞,而且都已经进入工厂实训。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是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

屏幕截图_25-2-2025_9391_.jpeg

图为机器人进入学校。   受访者供图

   上线即售罄

  春晚机器人引发抢购潮

  2024年,宇树机器人推出了首个售价低于10万元的人形机器人,让行业为之一振。2025年2月12日,宇树科技的H1和G1人形机器人正式在京东线上首发开售,其中,G1人形机器人在京东的售价为9.9万元,H1人形机器人售价为65万元,但上架不久后这两款机器人便被下架了。

  虽然线上商城暂时无货,但线下出现了机器人的抢购热潮。成都一家机器人代理商告诉记者,目前宇树机器人订货需要排队,去年的拿货周期为45天左右,春晚节目之后,交付周期需要2—3个月。“现在订货的主要是学校、科研所,他们用机器人来做研究和教学。”该代理商说。

  宇树科技旗舰店客服回复称,G1机器人已预订完,H1机器人需联系销售人员。其他电商平台的宇树科技官方旗舰店暂未上架人形机器人。官方客服表示,需要进行相关优化后再重新上架,具体上架时间目前还不能确定。

  “任何普通用户都可以购买。”2月12日晚,宇树科技市场部工作人员黄嘉玮告诉记者,“不是不对个人销售,谁都可以购买使用。只是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处于二次开发阶段,比如研发机器人大脑、行走运控、全身动作, 所以需要排队订货。”

  宇树科技技术人员表示,现阶段,宇树人形机器人主要还只能用于展示科普、高校研究。如果有应用落地到工厂、餐厅、酒店迎宾接待等各类细化的场景,需要大量的开发适配工作,“有需求的话可以寻求当地高校、科技公司进行二次开发。”该技术人员说道,人形机器人技术仍处于本体硬件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尽管宇树科技在硬件研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上层软件智能化程度还不够。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熟,人形机器人或将在一两年后为工厂自动化、家庭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

  机器人在全国各地“打工”

  日租金5000元到1.5万元不等

  记者发现,除了部分人愿意花钱购买机器人,在二手平台还出现了不少“春晚同款”机器人租赁业务,基本为G1机器人,日租金的价格在5000元到1.5万元不等。

  “一天1万元,含操作人员差旅费,如果不安排操作员,需要支付18万元的押金。”一商家告诉记者,“春晚同款”机器人非常受欢迎,趁着3月前有空档期就拿出来出租。另一位商家称,手上的G1机器人不会跳舞,但会做一些指定动作,一天租金1.5万元,因近期爆单了要提前预约档期。

  闻风在杭州做了10年的机器人租赁业务。去年他花9.9万元采购了宇树第一批机器人G1,该机器人在春晚“出圈”之后,给他的租赁生意添了一把火。

  “G1的日租金在1.2万元到1.5万元,路费操作费用全部包含,如今档期已经排到五六月份了。”据闻风计算,今年开始出租的G1机器人,十几次的租赁收入超过20多万元,已经回本了。

  闻风告诉记者,之所以档期能排到下半年,是因为目前G1机器人并没有跳舞功能,只会走路、挥手等动作,但因为自己操作熟练,通过程序为机器人编了一个舞蹈出来,因此比较受欢迎。

  “事实上,目前人形机器人噱头大于功能,但它真正的价值在于其是一个开源的平台,未来还有许多功能待研究和开发。”谈及人形机器人未来商业化落地方向,闻风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人供应较少,但是全国租赁市场很大,现在做技术、开发是比不过宇树等企业的,但可以在产业链和更多的应用层面发力,如人形机器人直播等。(综合)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志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