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要闻

57%的养生人群希望通过滋补食疗的方式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食药物质有望适当体现“健康声称”

时间:2025-08-21 10:47:36 来源:消费日报网

  本报讯 随着“健康中国”等利好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全民健康意识的觉醒,消费者对养生的热衷推动着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以下简称“食药物质”)在休闲零食、乳品、饮品等领域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关乎规范化与技术化的产业升级已箭在弦上。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对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4560号(商贸监管类209号)《关于加快推动药食同源产品产业发展的提案》的答复中表示,将继续立足法定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和高质量发展理念,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做好食药物质目录动态修订工作,大力推进食药物质“健康声称”和标准化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食药物质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印发《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规定食药物质是指传统作为食品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物质;除了安全性评价证明其食品安全之外,还要符合中药材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保护等相关法规规定;并明确扩增或修订食药物质目录主要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建议,同时提供传统食用历史证明、食用安全性评价等材料。

  据魔镜洞察《数字解密:药食同源生意下最香的成分与赛道》报告数据,从市场角度,近三年我国线上平台药食同源市场销量持续增长,2024年销售额达到567.8亿元,销量为7.2亿件,销量同比增速5.2%。从消费者角度,57%的养生人群希望通过滋补食疗的方式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我国食养、食补有长期实践历史和广泛群众基础,并结合中医理论逐步形成日趋完善的食品养生文化。消费者选择食品时,也常常关切其有无健康益处。发展健康声称标识食品既顺应群众需求、又有助于产业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已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从法律规定、公众需求、产业亟需等多方面组织研究,正积极推进从获批的食药物质入手,采用食品数字标签等形式适当体现“健康声称”,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

  食药物质是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数十年以来,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不断规范对食药物质的管理,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和技术审查要求。立足食药物质作为食品使用目的,自2023年起,对新公布的食药物质目录均对应了铅、镉、砷、汞等关键食品安全限量指标。同时,正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专业力量,对既往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的物质开展研究,有序推进食药物质配套标准等相关工作。

  近几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着眼传承发扬传统食养文化,助力地方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分3批将当归、黄芪、党参、铁皮石斛、化橘红等19种物质纳入食药物质目录。同时,鼓励和指导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全面了解辖区食药物质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基础上,立足职责开展相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动议提出修订增补食药物质目录的建议并提供安全评估资料,为食药物质转化应用和地方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立足法定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和高质量发展理念,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做好食药物质目录动态修订工作,大力推进食药物质“健康声称”和标准化建设,为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食养文化、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辛 文)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志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