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 鲤
近期,有每天报道成都市锦江区书院西街LABUBU涂鸦墙,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一时间成为“顶流”打卡新地标。与此同时,泡泡玛特官方账号在社交网站相关网帖评论区留言称:“该涂鸦墙上的LABUBU画面未经过泡泡玛特同意和授权,属于侵权行为,目前已开启维权行动。”当地街道办回应称,绘制LABUBU涂鸦墙是附近商户为吸引客流的自发行为,后续会派专人跟进处理。
从最早的“小猪佩奇游春杯”,到五花八门的“黑悟空”“哪吒”文创产品,再到现在当红的“流量担当”LABUBU……一个网红形象爆火之后,市场上就会第一时间涌现出各类衍生品和文创产品。网红形象似乎也成为拉动文旅消费、丰富工艺品表现形式的流量密码。
在当今文化多元、创意迸发的时代,艺术品创作作为艺术表达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日益绽放出独特魅力。从精美的木雕摆件到细腻的陶瓷器具,从灵动的手工编织饰品到典雅的刺绣作品,每一件工艺品都凝聚着创作者的智慧、情感与心血,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结晶。然而,在工艺品市场蓬勃发展的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版权意识的缺失。这个问题就如同一把“双刃剑”,一边侵害了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另一边助长抄袭之风,影响了整个文创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强化文创产品创作的版权意识,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笔者观察发现,工艺品创作领域版权意识相对淡薄,侵权行为频发。在一些旅游景区,大量粗制滥造的仿制工艺品充斥市场。例如,在某些著名景区周边售卖的城市形象主题冰箱贴,一些商家未经原创者许可,擅自复制那些构思精巧、雕刻细腻的作品,以低价销售。这些仿制品在材质、工艺上与正品相差甚远,却因价格低廉吸引了部分消费者,导致原创者的市场份额被挤压,经济利益受损。
而当原创者想要维权时,往往面临取证困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由于缺乏完善的版权登记和相关证据留存,原创者在与侵权者对簿公堂时,常常陷入被动局面,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却难以获得应有的赔偿和公正的裁决。
笔者认为,增强版权意识对工艺品创作者而言,有着诸多积极意义。版权保护是创作者权益的坚固护盾,能确保其对作品享有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等一系列权利。在面对侵权行为时,创作者可凭借版权登记证书等有力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获得经济赔偿,让创作心血不被随意践踏。同时,版权意识的提升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持续创新的动力。当创作者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创意和作品会得到法律保护,能够收获相应的经济回报和社会认可时,便会更积极地投入到新作品的创作中,不断探索新的工艺、材料和设计理念,推动工艺品创作水平不断提高。从长远来看,强化版权意识还有助于打造个人品牌,提升创作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独特的原创作品和良好的版权保护形象,能让创作者脱颖而出,吸引更多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
为提高工艺品创作的版权意识,创作者自身应主动学习版权知识,了解版权登记流程、权利范围、保护期限等相关内容。在创作过程中,注意留存创作素材,如设计草图、制作过程照片、视频等,这些都可作为日后证明作品原创性的有力证据。创新作品完成之后,要及时进行版权登记,可通过国家版权局官方网站或各地版权登记机构进行申请,按要求准备好作品样本、身份证明、创作说明等材料。登记后,还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发现侵权行为及时采取措施。
与此同时,在社会层面也需营造良好的版权保护氛围。媒体应加大对版权保护知识和工艺品创作领域典型维权案例的宣传力度,通过专题报道、公益广告、专家解读等形式,让公众深入了解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尊重版权的意识。行业协会要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制定行业规范和自律公约,约束会员企业的行为;另一方面,为创作者提供版权咨询、培训和维权援助服务,组织开展版权保护交流活动,促进创作者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合作。相关监管部门则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简化版权登记和维权流程,降低创作者的维权成本,提高侵权者的违法成本,让侵权行为无处遁形。
版权保护是维护创作者权益、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期待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位创作者都能在版权保护下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感的艺术精品,让当代艺术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