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产业经济 > 日化

日化企业加码消杀用品生产

时间:2020-02-25 13:19:20 来源:中国消费网

  出门前用洗手液洗一次,回家后再洗一次;上班进办公室前洗一次,下班后离开前再洗一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后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洗一遍……”从消毒液到洗手液,消杀、洗护类产品近期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爆款,也是最紧缺的防疫物资之一。近期,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和政府、企业的合力下,日化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加码生产消杀、洗护类产品,保障防控供应。

  消杀、洗护用品需求大增

  在这场特殊时期的民生保卫战中,消杀、洗护类产品订单呈现井喷。

  有公开数据显示,在1月20日至2月13日期间,京东超市已累计为全国消费者出售了588万瓶洗手液,159万包湿巾。其中,洗手液供给量在大年初一(1月25日)达到峰值,同比增长超过60倍;湿巾供给量同样在大年初一达到峰值,同比增长超过21倍。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很多消费者在京东超市等电商平台购买生活必需品更多是为了方便,不用现场购买、自己提回家;而疫情之下,更多消费者把电商平台作为购买基础生活必需品的保障。

  乐信旗下分期乐商城2月6日至12日数据显示,洗手液、手套等护理用品增长300%。健康类商品取代鲜花、香水、巧克力成为今年送礼的大热门,尤其是除菌小家电、保健品和消毒防护商品的下单量,同比去年实现了翻倍增长。

  来自苏宁的数据显示,疫情发酵后,消毒洗手液的销量猛增了2315%。据媒体披露,行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家用消杀用品市场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为威露士所属的威莱集团,占45.1%;滴露所属的利洁时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6.6%。近期,除了上述品牌的洗手液销售一空,蓝月亮、舒肤佳、花王、六神等日化品牌的消毒抑菌类洗手液也常常处于断货状态。

  近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完善九省联保联供协作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采取灵活措施统筹安排人员上岗,保障本地区生活必需品物资供应。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早在2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部分消毒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紧急上市的通知,其中指出,持有消字号产品生产资质的企业可复工,产品在检验合格的条件下可立即上市,备案工作允许后推。

  满负荷生产确保供应

  近期,消毒液、洗手液等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产品生产原料的消耗量也飞速攀升。除了消毒杀菌的化学成分,洗手液最主要的原料是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是去除油垢和污渍,在洗手液中的含量为15%-25%。据了解,赞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表面活性剂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三成。目前,该公司现有的8个表面活性剂工厂自春节期间起已开启满负荷生产模式。

  为全力保障疫情期间的消费需求,各相关生产企业表示,无论是原料问题还是包装材料问题,一律追根溯源,解决相应问题,各方合力,确保与全国人民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那么消杀用品目前库存如何?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13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重要医用物资保障和医疗资源调配保障最新进展情况。总体来看,消毒液、手用消毒液、医用酒精这三类产品目前还都有库存,消杀用品生产企业的开工率正在逐步提高,应该说供给量可以满足需求。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介绍,从目前看,根据统计,全国共有消杀用品生产企业563家,其中84消毒液生产企业171家,日产能5895吨,日产量达到了4597吨,开工率已经接近80%;手消毒液生产企业83家,日产能420吨,日产量205吨,开工率将近50%;医用酒精生产企业94家,日产能933吨,日产量906吨,开工率97.1%。总体来看,供给量满足需求是没问题的,但从短期看,消杀用品还存在着供需结构的矛盾:尽管从产量上能够满足全国需求,但消杀用品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大包装产品,而目前各大电商平台、节后复工的企业、个体家庭对小包装的消杀用品需求量较大,在产品包装结构上存在着生产和市场需求衔接不够紧密的问题,再加之部分包装材料企业未复工,消杀用品面临包装材料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小包装的材料供给还存在一定的压力。

  曹学军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完善物资调拨、生产指导等各项工作体系,督促相关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加强运输和包装材料、配件等方面的协调,确保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复工、防疫两手抓

  为保障疫情时期市场对洗护用品的需求,多家日化企业纷纷采取行动,有的企业提前复工,有的企业如期复工,各项举措并行,提升产量,保障消毒产品供应,同时加强防疫,保障员工健康安全。

  据了解,洛娃集团工厂组织了尚未离京的员工进行防疫培训,放弃春节休假,正月初三正式复产,所有生产线全部开足马力,全力以赴保证生产供应。在北京洛娃日化顺义工厂中,生产的消毒产品主要是84消毒液、家居衣物消毒液和季铵盐消毒液,2月11日开始,可以达到每天生产消毒产品200吨的产量。近日,洛娃江苏日化取得消毒剂生产许可证,已正式投入生产,目前消毒产品日产量为20吨,2月底可达到日产量50吨。

  广州浪奇在大年初四复工,恢复洗消产品相关生产线的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春节前至今,纳爱斯集团全力开动生产,加大消毒产品的市场供应力度。

  2月10日,立白集团旗下天津蓝天、立白日化、昆明日化三个生产基地也复工复产。立白集团通过制定提升产能的方案,消毒除菌类产品的产能实现翻一番,每天达到4万件左右。

  两面针公司也积极响应号召,复工生产“消”字号洗手液。春节期间,根据国家抗疫形势,该公司已开始着手安排前期生产准备工作,对原材料进行盘查,制订复产复工后的设备及环境清洗消毒计划。2月10日安全有序复工复产,两天即完成生产仓术抑菌泡沫洗手液3000瓶、青蒿抑菌泡沫洗手液3500瓶。

  为响应“要在依法科学、有力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分类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要求,日化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除了保障供应生产,复工企业也将员工安全摆在了重要位置上,积极采取了严格的保障措施。

  据立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立白集团建立了完善的防控机制。各个生产基地都成立了防疫管控小组,制定相应的防疫防控方案。每天进行员工身体健康情况的排查,对来自疫区和有确诊病例小区的员工就地隔离;车间消毒每天2次,对于人员密集的车间每天消毒3次。

  除员工情况摸排组、日常应急组、疫情防控组、物资保障组、舆论宣传组等专业小组之外,开工之前,两面针公司已部署实施了科学周密的疫情防控工作,严防严控,确保人员安全、环境安全、生产安全。

  业界人士表示,企业复工可以保障民生需求,特别是肩负消杀产品生产的企业,在特殊时期提升产能,全力生产,可以保障市场需求,充分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赵名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