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产业经济 > 食品

换种方式吃鱼面? 就是“大众鱼面”!

时间:2019-08-13 11:08:14 来源:广州日报

1565665732723438.jpg

  鱼面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毅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

  “鱼面”,是擅长做鱼的顺德厨师中流传长达百年历史的传统佳肴。

  到了今天,鱼面已走入寻常百姓家。顺德名厨梁锦辉认为,在街头,20元左右人民币就能买到正宗“顺德造”,让你“啖啖鱼肉,口口鱼鲜”。

  鱼面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取鱼最精华的“白肉”,而且去骨刺,将鱼肉旋转打成“鱼胶”,之后将白水煮开,双手挤压鱼胶成“面条状”,一长条一长条地落入开水中,短时间便煮成了鱼面。

  梁锦辉选用3~4斤重的大头鱼,首先用菜刀割取腹部两侧的两块鱼肉,之后将白色鱼肉刮出,这就是顺德厨师口中的“鱼茸”。把鱼茸打成鱼胶,再制作鱼面。梁锦辉告诉记者,鱼面以前之所以精贵,就是因为一碗鱼面83%成分是鱼肉,全是手工做,2~4斤的大头鱼,只能取到6~8两鱼茸,大约就是一碗鱼面的量

  不过如今加入现代工艺,鱼面的价格已经降下来,梁锦辉介绍,鱼面制作完余下的鱼骨和鱼尾用来熬汤,鱼头供应给香港餐馆,一条大头鱼的价值已经体现出来,再呈现到一碗鱼面上,其价格从15元到30元不等。

  梁锦辉还用冰冻法,创新制作了“鳗鱼面”,因为鳗鱼的鱼质完全不同于大头鱼,所以需要多次急冻,才能刮出无刺鳗鱼肉。为了适应夏天,梁锦辉还用百香果酱拌鱼面的做法。

  鱼面的创新还在于经营手法,在广州创业团队的努力下,鱼面在广州“遍地开花”,广州店还加入外卖大军。此外,鱼面的品种也更加丰富。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乔娇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