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编邻里情 共话公益心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刘坤媛)1月21日,当记者走进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刘家窑第三社区居委会的活动室,只见桌上摆满了精美的手工艺品,阵阵欢声笑语传入耳中。几位退休的老同志围坐在桌前愉快地聊天,手中钩针翻飞。社区副主任李响介绍,今天是刘三社区编织组的“巧手绘新春”主题活动日。临近新春佳节,编织组的成员们用巧手编织“幸福生活”,扮靓节日喜庆氛围。
据了解,刘家窑第三社区这支编织组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了。组长孟阿姨介绍,2006年她来到社区工作,因为喜爱、擅长手工艺,组织起了这支小组。随着队伍不断壮大,如今编织组已经有二十多位成员,她们都是社区的退休居民。编织组每周都固定活动两个小时,风雨无阻。多年来,编织组不仅在传统节日里组织主题活动,还围绕祖国七十华诞、建党百年等重大节庆制作了具有纪念特色的手工艺品。
组长孟阿姨特别介绍起了一项编织组坚持多年的公益活动:“我们年年参与妇联组织的公益活动——编织毛衣,捐赠给四川等省份边远地区的孩子们。最多一年能捐赠二十来件。大家都积极响应,参与热情很高。”
“我们都是比照着6到12岁儿童的身材手工编织。”编织组成员郭阿姨说,“最后这些毛衣送到边远地区孩子们的手里,特别有意义。”成员王阿姨还向记者展示了她们参与活动后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颁发的“恒爱行动”爱心编织荣誉证书。
除了织毛衣,编织组也制作其他手工艺品。“我们自己买原材料,一点一点缝制出来。”王阿姨举着手里的挎包介绍道。记者看到,她们的作品,从非遗胸针,到珠串摆件,从挎包团扇,到剪纸刺绣,种类丰富多彩,兼具美观和实用,装点了成员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连文艺演出的头饰道具都能自己做,而且效果特别好!”讲起编织组的光辉“战绩”,成员们无不骄傲。
而最让成员们感触深刻的,还是由小小的编织组凝聚起的社区邻里“大温情”。“有了编织组,我们的社区居民就成为了一个大家庭,每逢活动,大家都踊跃参加,一呼百应。”郭阿姨说道。因为团结一心,凝聚力强,刘家窑第三社区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先进社区,编织组在这其中发挥了不小的联结作用。
谈到新一年的计划,编织组组长孟阿姨说:“我们平时集思广益,看看有什么新奇有趣的手工艺。明年还会继续组织大家活动,提前编织好要捐赠的毛衣。”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