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专题

质检近一半不合格你用的旅行箱可能是一次性的

时间:2019-08-13 10:11:24 来源:金陵晚报

  箱包,是许多人都要用的日用品,也是一种成熟普通的工业品,其中并没有什么太高的技术含量,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常见而又普通的商品,最近一次抽查发现,不合格率接近一半,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箱包不合格率这么高呢?

  近一半箱包不合格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最新发布了2019年旅行箱包抽查结果,来自广东、上海、福建、浙江、河北等省市的100批次样品,有4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接近一半。

  这100批次样品,一半从实体店购买,抽查不合格率为36%;一半从网店购买,抽查不合格率为62%。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和大加利质量技术检测中心,两家机构联合检测。

  检测中发现的所有不合格项目,都是和使用性能相关的物理指标。其中,振荡冲击性能不过关,是排在第一位的质量问题,大约有一半样品这个项目不合格。振荡冲击性能测试,主要是检测旅行箱包的拉杆、提把和侧提把等部位的牢固程度,作为关键部件,它们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使用性能。此次抽查说明,旅行箱包的拉杆和提把儿的质量问题最突出。

  记者注意到,一些旅行箱包振荡不到10次,提把就断裂或损坏,这和国家标准规定,至少承受300次以上的冲击要求,相去甚远,属于严重的质量不合格。

  苏州市质检院材料检验部工程师季强强介绍,箱包跌落性能测试为,在搬运过程中箱体碰撞、跌落,它的各个面各个角,还有它的轮子的配件是否出现损坏现象。

  经过这个环节检测,记者看到,部分样品出现箱体变化的情况,甚至一些旅行箱包的走轮轮架完全开裂,甚至脱落,不能正常使用。

  据统计,本次抽查中,耐冲击性能项目不合格的箱包有20批次。 部分箱包所有物理指标都不合格

  大加利质量技术检测中心物理检测室主管王波表示,有四款箱子在测试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物理项目都不合格,像考核提把的一些强度,轮子的一些强度,以及箱面的受力程度,指标都是不合格的。这几款箱子就是我们在网上以及批发市场抽取的样品,它们的总体售价都不是很高,基本都在三百块钱以下,有的甚至只有一百多块钱。

  记者查阅不合格名单时注意到,除了一些售价在三百元以下的样品,更多不合格的箱包来自电商平台。记者统计发现,电商平台的不合格率比实体店高出26个百分点,是不合格样品的重灾区。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对100批次旅行箱包的监督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产品主要集中在电商平台,其中淘宝、拼多多和国美在线的抽样不合格率为100%;1号店的抽样不合格率为62.5%;天猫和苏宁易购的抽样不合格率均为60%;唯品会的抽样不合格率为42.9%;京东的抽样不合格率为33.3%。

  检测人员认为电商平台销售的箱包存在诸多质量问题,是拉低本次抽查合格率的重要成因。 一味压低价格是箱包质量问题主因

  据了解,目前我国旅行箱包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箱包生产企业在1000家左右,其中大型企业仅占1.5%,中型企业占27%,而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占到71.5%。

  专家认为,一些企业在材料和装配上压低成本,销售上一味压低价格,因而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成品的质量。

  大加利质量技术检测中心试验室负责人杨民介绍,据了解,旅行箱包的生产成本至少在一百元以上,如果加上渠道费和推广费用肯定要达到两百元。这次中心抽查的旅行箱包不合格的产品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个是电商平台,还有是批发市场,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企业一味地追求低价,因为追求低价,所以导致原材料品质的下降,这样也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的合格。

  苏州市质检院材料检验部主任季文华表示,旅行箱拉杆的成本一般在20到40块钱左右,轮子的成本一般也在20块钱左右,提把的成本可能要在10块钱左右这个样子,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箱体材料,拿合格的箱体材料来讲的话它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且正常都是一次成型的,不合格的样品的话,它的厚度会比较薄,还有可能会使用了回收材料在里面,所以质量会比较差一点。

  记者调查了解到,有关部门连续多年对旅行箱包进行国家抽查,2013年国家抽查的不合格率为 53.3%;2014年国家抽查的不合格率为27.5%;2015年国家抽查的不合格率为35.6%,2016年国家抽查的不合格率为26%;2017年的国家抽查不合格率为25%;2018年分别对实体店和电商平台单独进行抽查,实体店的不合格率为44.4%,电商平台的不合格率为52.5%。 (金陵晚报)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乔娇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