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消费调查

溜冰、冰壶渐热

冰上运动抓住冬奥“长尾”

时间:2022-04-12 09:32:42 来源:消费日报

8.jpg

  记者了解到,随着北京雪季结束,溜冰、冰壶等冰上运动接棒后冬奥经济,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比赛用的标准冰壶是由苏格兰艾尔萨克雷格岛产的不含云母的花岗岩石凿琢而成,重量约为20公斤。运动员穿的比赛鞋两脚底部不同,蹬冰脚鞋的底部是橡胶,而滑动脚鞋的底部则为塑料……”4月7日,在奥悦国际冰壶馆内,一位教练正在给前来体验冰壶运动的消费者科普相关知识和规则。在这里,消费者有关“为什么冰壶鞋的两只鞋底不一样?”“如何通过刷冰控制滑行方向?”“怎么判断冰壶撞击后的距离?”的问题都能够得到专业解答。

  “我之前把冰壶运动想得太简单了。”一位正在现场体验的消费者对记者说道。她表示,通过冰上适应性训练、单手标准持壶推壶训练,进行动作结合后,她才发现“太难了!”

  记者了解到,受到北京冬奥会影响,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到冰壶这一原本小众的冰上运动。据中体奥冰壶运动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最近前来体验的消费者不少,有时候周末更是一票难求,需要消费者提前预约场地。

  除了冰壶,滑冰也成为了不少消费者的新选择。以某室内滑冰场为例,近半年的90分钟全天通票销量已达到6000余张。“我周末来过一次,冰场和‘煮饺子’似的,有点滑不开。所以今天我选择在工作日带孩子来体验。”4月8日,一位在“冰世界”冰场消费的家长对记者说道。

  此外,据马蜂窝相关人士透露,此前马蜂窝“周末请上车”社群曾开展冰壶、飞盘、水下曲棍球等不同主题周末活动,付费用户多为年轻人。此前,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今年4月至5月中旬,冬奥赛场原貌参观旅游项目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次难得的冬奥赛场沉浸式体验机会。消费者能在冰场上组队玩冰壶,触摸来自苏格兰原产地的冰壶,体验制冰师和科研团队打造出的高水准冰壶赛道。

  文|摄 本报记者 王 洋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乔娇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