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宠物消费增速达95%
1月6日,艾瑞咨询联合美团点评共同发布《“新钱商”时代:在线生活服务消费洞察》报告。报告显示,当前在线生活服务消费已进入“新钱商”时代。从“钱商”到“新钱商”,代表着人们“处理金钱以实现更好生活”的能力范畴已从投资领域延伸到消费领域,“新钱商”不再仅是衡量投资理财能力的概念,更是衡量个人和家庭合理消费能力的标尺。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投资向消费重心过渡,银发族、家庭中坚力量、新晋父母、95后等各类人群均呈现出理性消费的倾向,购买优惠券、团购等消费行为已经成为用户在线生活服务消费的“标配”,代表一种全新的消费趋势和消费理念。
苏浙沪人最爱省钱,经济越发达地区“钱商”特征越明显
报告显示,消费水平越高的区域,“新钱商”消费特征越明显。2019年,广东、江苏、北京、浙江、山东位列生活服务消费频次前5名;而从优惠券、团购活动实现的省钱数量看,苏浙沪人民在省钱的金额上遥遥领先,尤其是上海人民单笔消费平均省钱金额是广东的2.02倍。越是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的省份,人们的消费决策和对省钱的热衷程度越高。
此外,越高频的消费类型,消费受收入的影响越小,“省钱”特征更为明显。报告显示,线上消费平台的品类中,餐饮美食、电影演出、酒店民宿的占比更高;多数消费者认为,这些品类受到优惠活动的影响也更大。同时,对于这些高频消费品类,多数消费者对待优惠购买的倾向不会受到自身收入的影响。80.15%的消费者表示,使用优惠已经成为一种乐趣和习惯,与收入无关,可见精打细算是大部分收入阶层人群的共同特征。
宠物、教育、医美消费增速最高,消费注重体验与品质
报告的受访用户中,98.35%的网民了解且使用在线生活服务平台,并在平台上享受多元化服务。从消费品类看,美团点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宠物、教育培训、医美医疗的月均订单量增速排名最高,分别为95.2%、85%和71.5%;从评价增速看,教育培训、生活服务、家居装修的增长率更高。而在量级上,餐饮、酒店民宿仍占据主导地位。
从消费目的看,“个人放松解压”、“提升家人生活品质”的目的更为集中。自娱自乐与陪伴家人,始终是生活服务的两大主题。报告显示,33%的消费者是为了个人放松解压,30%消费者的目标是提升家人生活品质。而在为家人的消费内容中,美食、电影/舞台表演、亲子/乐园等老少皆宜的家庭活动是购买频率最高的服务和产品。
95后爱养生,近七成银发族网民常用优惠券
“新钱商”人群的画像是什么?报告指出,理性消费成为整个消费市场的共性特征,不再局限于某一类消费者,各类人群均通过不同侧面体现出了“新钱商”的特征,无论老少、无论家庭阶段都体现出了“钱商”和理性消费的倾向。
乐于分享、追求个性的“95后”构成了“时尚Z世代”,他们在狂热追求与理性消费之间寻找平衡。报告显示,95后消费者为兴趣娱乐付费的意愿更高,且追求健康、积极的生活。95后对休闲养生、医美医疗的关注度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且对优惠、团购的热衷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年和85后人群。
相对于年轻人,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也有自己独特的“新钱商”特点,堪称“老谋深算”的“年轻”力量。作为生活服务平台的“尝鲜者”,这些“银发生活家”快速适应了新钱商时代。76.92%的中老年用户表示,他们常使用餐饮美食优惠券和团购活动。
新晋父母人群同样是理性消费的支持者。有27.57%新晋父母表示到线上生活平台消费是为了提升家庭品质。与未婚和无子女的同龄人相比,新晋父母更加重视消费的合理性与性价比。
拥抱“新钱商”,生活服务平台成用户理性消费助手
报告显示,多数消费者认为省钱、帮助自己做选择,是线上消费平台的主要价值体现。消费者追求品质升级的同时,也不再满足于商品形式的线上购物,开始追求更加贴近生活、互动性更强、体验更立体的生活服务型消费。多数人形成了在线上生活服务平台上提前预订、购买、参与活动的习惯。诸如美团这样的生活服务类平台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已不再是优惠、团购的载体,而是提升品质生活与理性购买决策的帮手,是他们提升“钱商”所离不开的助手,美团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用户步入“新钱商”时代。
今年33岁的岳小姐是一位收入不菲的企业中层,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美团用户。从吃饭、美甲,到电影票和景点门票,岳小姐的吃住行玩几乎都在美团上解决。翻开她的美团2019年账单,岳小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借助团购、代金券等线上平台优惠,在过去一年中她总共省下44286.5元,“相当于3个LV包”。
对商家而言,结合具体群体的消费特征和诉求,除了优惠,还需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帮其完成最优决策,帮助用户完成理性消费,打通场景,与消费者共同打造“新钱商”时代的理想消费与品质化生活。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