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长垣市芦岗乡西陈村的瓜田里,三十多亩的西瓜喜获丰收,地头排起了买瓜的长队,群众个个扛着成袋的西瓜等着称重付钱,瓜地里也有许多等待摘瓜的群众,一位大姐扛着新摘的一袋西瓜和记者说:“这儿的瓜甜着呢,我们昨天刚买过,甜得很,今天再过来买点。”
这三十多亩的西瓜产业只是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一部分。提到村里的产业,西陈村党支部书记陈英宪就如数家珍,开始介绍起来:“乡村振兴离不开集体经济的支撑,我们村目前种植了包括晚桃、蟠桃、黄金梨、杏、李子在内的一百多亩经济作物,同时利用果树下的空地发展林下经济,其中有三十多亩西瓜、三十多亩花生,还有红薯、黄豆等经济作物,不仅能发展绿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收入,还能给村里的百姓提供就业岗位。”
为了确保西瓜种植取得良好收益,该村引进优质品种的西瓜苗,三十多亩优质西瓜结果后,西陈村“两委”成员派出专班,白天2名五保户、晚上2名村“两委”成员负责蹲守田间地头。陈英宪更是基本上天天呆在瓜地里,有村民笑称“我们村的支书这段时间都是长在瓜地里,把这块地看得比什么都金贵。”为了带动村民们增加收入,种植基地优先招募村里的五保户务工,做瓜田管理、看护工作。
“村里预备将北边的地都种成高效农业,采取‘集体经济+农户’模式,村里负责技术、统一购苗、标准化管理,农户负责农业生产,相互协助、利益共享。”说起村里的下步打算,陈英宪满怀信心地说道:“如今,乡党委政府也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前三年每亩地有400元的奖补资金,种植农户的收入一定能稳步增加。我们还利用乡里为促进乡村振兴出台的招商奖励办法,又招引了1家企业,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预计年底村集体收入可突破260万元。”(王晨光)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