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代表“劳动”,寓意“奋斗”。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奋斗推动着我们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当前,以“信息技术加速创新”“技术渗透融合”为突出特点的新一代产业变革,正在深刻改变着制造业,工业物联网正迎来落地实践的加速期。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劳动与奋斗是新征程上不变的时代主题
早晨8点钟,临沂元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清华就要赶到公司。她要分工各区县的发码进程、整理数字物格在各区域情况、制定下班后各分公司工作情况汇总等计划安排,而这些都是她每天必做的工作程序。近日,王清华还要去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进行物格数字门牌的贴码,她早已帮分公司和4家商户确定了联系。王清华说:“自2016年开始依托上海发码行扫一扫知识产权技术专利池,在临沂进行物格门牌事业运营,目前有员工3000人,6年来,物联网数字经济产业在沂蒙老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让不少人具备了物联网数字经济知识。”
物格门牌发码工作并不轻松,因为数字经济业态与传统产业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可以实现对后者的赋能。“今天除了完成数字物格门牌的贴码工作,还要与两家农副产品公司洽谈产业码助推他们产品营销事宜,光这套数字发码技术方案,我们负责物联网业务的6人组,连续奋战4天才完成,只想着码链数字专利技术怎样才能更好的为沂蒙老区农副产品走向更大市场提出解决方案,这也是新时代数字经济应该有的高科技功能。”王清华说。
数字时代会出新考题,拼搏炼就新型劳动者:紧跟新时代经济业态发展步伐是不变的前行动力
王清华是一名党员,在业内被尊称为“沂蒙王嫂”,有过基层工作经历的她,好学干练,原则性强。农副产品成为品牌并走出山东去,一直是她坚守的助农富农的信念。2019年6月,基于码链技术的数字产业“禽蛋码”贴到了青岛嘉禾农业公司的鸡蛋上,产业码数字配套服务的落地,充分发挥整合码链生态体系的内外优势资源,围绕“价值传递、产业聚集、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四个方向搭建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生态系统,也为禽蛋企业的聚集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据统计,码链数字经济技术的应用已经为该农业公司带来600万的年产值。
“在数字经济世界里,物格门牌就是锚定土地的数字经济生产资料,具备有形资产的属性。物格门牌将三维世界里的实体商户通过‘物格软件’方式,映射到四维世界里呈现出相应的场景。每个物格的价值,通过扫一扫专利技术扫码链接,扫码购物、扫码支付、扫码共享等多种模式创造”王清华介绍说:“‘物格’作为各个接入节点的分布式网络‘物格价值链’交易平台所应用的码链组合专利技术,具备了无形资产的属性”。
从2018年发动临沂市全境“老年群体”参与线下贴码,组建贴码“大军”,参与贴码分享传播的数字化劳动,王清华一年四次到上海学习数字经济下的产业生态知识。她用一种情怀深刻了解“老年群体”是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很容易被淘汰的群体;而一旦他们通过数字劳动创造了价值,就能带动全社会各阶层的人来共同参与,形成通过数字化劳动创造价值,“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数字经济生态,现在有3000名“老年群体”活跃在沂蒙大地。
物格数字经济根据码链技术性,自主创新运用顾客的订单信息,逆向推动互联网技术使用价值流通的各个阶段,追溯并锁住各规模经济和权益传动链条中间的分派基本原理,锁住消费,展现出全员均可在消费中自主创业就业的情景。
新时代新作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敬业风气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无论技能报国,还是辛勤为家,每一个坚守在岗位上的劳动者都值得尊敬。
致敬新时代劳动者,就需为劳动者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扫码共享充电、共享按摩椅、手机点餐等扫一扫技术的应用,为“物格门牌”这一智能化商品的运用提供了扎实的运用基础和情景。物格门牌根据“物格社交”,把真实世界“店面”的位置标志投射到“物格手机软件”里,在真实世界与数据之间产生一一投射,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防伪溯源,并能互动的情景。
匠心筑梦、技能报国。像王清华这样数字经济下的劳动者,显然就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的结合。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多一些新时代数字经济产业的劳动者,我们就能在创新之路上走得更顺畅,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更有底气。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我们不仅可实现人生出彩,也能为民族复兴增色,将新时代装扮得更有魅力。(李鹏/文 薛会荣/图)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