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事件:1月7日,有网友反映,爱家月子中心老板“跑路”,南京、苏州、无锡、上海、广州等地多家分店人去楼空。
据上海、广州等地辖区派出所表示,当地爱家月子中心“跑路”属实,正在对消费者进行登记并进一步调查。
据悉,在南京的5家爱家月子中心门店均已闭店,部分门店被贴上封条,涉事门店所在区域公安、街道等部门正联合处理,登记人员信息。此外,5家门店均涉及拖欠员工薪资、拖欠房租、定金无法退还等问题。30余名产妇陆续搬走,仅剩不到10人。水电暂时还供应着,但保姆、保洁、餐饮都难以保障了。
在门店工作的月嫂透露,事发突然,毫无征兆:“前一天公司还给派了新订单,第二天所有领导都不见了”。目前,爱家月子中心南京建邺店仍有宝妈滞留:“我拼命劝月嫂留下来帮我照顾孩子,但是住在这里也没有任何服务,吃饭只能点外卖。”
舆情发展:据了解,爱家月子中心在某地图app上显示为“优质店铺”,分别排名上海嘉定区及广州番禺区的月子中心会所人气榜第3及第11名,月子服务套餐价格2到3万元不等。
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全国多家上海、苏州、无锡、南京、广州等地的爱家月子中心打着“19800起”的招牌发布大量宣传视频,称全国有30多家连锁店,但网上并没有搜到爱家月子中心的相关官方网站。
1月7日,爱家月子中心发出的通知显示,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已无力继续维持运营,正式进入破产程序。当天,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爱家月子中心‘跑路’”相关图文和视频引发关注,微博平台上,“月子中心‘跑路’宝妈哭求月嫂留下”“多地爱家月子中心一夜间人去楼空”等多个话题总阅读量达数千万,有媒体报道称“部分产妇只能吃外卖”。
据了解,目前涉事公司法人代表王沛腾正接受调查。
舆情数据分布:主要分布于短视频端。其中短视频端99995篇次占比48.97%,其次依次为客户端52472篇次占比25.69%、微博端20507篇次占比10.04%、微信端10017篇次占比4.91%、新闻端7316篇次占比3.58%、Telegram端7061篇次占比3.46%、网站端2931篇次占比1.44%。
图为信息分布来源
新闻报道及网络评论主要围绕“月子中心、跑路、宝妈、月嫂、人去楼空、上海、苏州”等关键词展开。
图为媒体印象词云图
本次事件中,负面新闻1.74万条,占比8.50%,中立新闻16.99万条,占比83.20%,正面新闻1.69万条,占比8.30%。
图为信息属性走势图
情感分布图【注:单位(万)】
该事件网络信息总量共计18万余条。其中短视频9万余条、客户端5万8千余条、微博2万余条成为热度最高传播渠道。
图为平台活跃度分析【注:数据=文章发布+视频发布+评论+阅读+转发+点赞+投票】
舆情启示:爱家月子中心全国数十家连锁门店突然“跑路”,导致众多产妇在产后最需要照顾的时候遭遇了无人照料、只能依赖外卖服务的困境。这一事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是对母婴服务行业信誉的严重打击。
爱家月子中心作为母婴服务行业的一员,本应承担起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专业、安全、舒适服务的责任。然而,其却以低价揽客为手段,内部管理混乱,最终难以为继,选择“跑路”。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极端漠视,更是对母婴服务行业道德的严重践踏。
产妇在产后身体虚弱,急需专业的护理和营养支持。然而,爱家月子中心却在关键时刻抛弃了自己的责任,让产妇们在无助和恐慌中度过了本应得到悉心照料的月子期。有的产妇甚至因月子中心拖欠月嫂工资,导致月嫂离职,连基本的日常照料都无法得到保障。更有产妇因月子中心停摆,只能吃外卖解决饮食问题,这对产后恢复无疑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此外,爱家月子中心的“跑路”事件也暴露了行业监管的严重缺失。一些月子中心在运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像爱家这样失信于人的情况。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爱家月子中心的这种行为,必须予以严厉的谴责。作为母婴服务行业的一员,它应该坚守职业道德,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优质的服务。然而,它却选择了逃避责任,让产妇们在无助和困境中挣扎。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商业道德,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极端背离。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必须加强行业监管,提高准入门槛,确保母婴服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消费者在选择月子中心时也应更加谨慎,了解清楚服务内容和价格,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