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公里,能够绕地球7圈,而对于张建、张忠、张华三胞胎兄弟来说,这是他们用脚步丈量一片绿色世界的长度。
8月10日,张建、张忠、张华在拱拢坪林场护林巡山。陈曦 摄
毕节市七星关区的杨家湾镇拱拢坪国有林场始建于1962年,位于七星关区杨家湾镇周驿茶场路口。最初是为了满足贵州西北铁路、煤矿建设、三线建设所需木料,林场职工、知青和当地农民工全力植树造林、支持国家建设,而三兄弟的父亲张世德,就是当年创建林场的带头人之一,也是这里的第一代护林员。
1966年,张建、张忠、张华三兄弟出生了,从小在林场长大的他们,也见证了林场的发展。1981年,在父亲的影响下,初中毕业的三兄弟便回到拱拢坪林场,投身育林、护林事业,接下了父亲手中的“绿色接力棒”。“林场是我们一直长大的地方,护林也是父亲一直坚持的事业,当时我们没有多想就决定继续把巡山护林做下来。”张建说。
8月10日,张建(中)、张忠(左)、张华(右)在拱拢坪林场护林巡山。陈曦 摄
穿上迷彩服,扛上一把锄头或者砍刀,背上简单的干粮和水壶,这些就是三兄弟工作时的“装备”。每天清晨,伴着林间小鸟的“歌声”,三兄弟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多的时候一天要走三十多公里,少的时候也有十多公里。”张建说,最开始拱拢坪到处都是灌木丛,砍刀既可以清理枯枝,也可以防身。每天,他们需要先取苗,再走上十几公里种下树苗,有时为了完成任务,常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每年的春节、清明,是三兄弟最忙的时候,“就和林场一起‘过节’了。”张忠说,合家团圆的节假日是防火压力最大的时候,需要加大巡山频率和范围。护林工作责任重,三兄弟从未懈怠。
张建(中)、张忠(右)、张华(左)在拱拢坪林场查看30多年前栽下的树木长势。陈曦 摄
穿梭在林间近40年,三兄弟曾经种下的树苗,早已长成了参天大树,林场每一处的风景他们都再熟悉不过,山林间布满了他们的足迹。在三兄弟的精心呵护下,林场从未发生过火灾事故,“守护林场就是我们的责任。”张华说,父亲把一生奉献给这片林场,他们也要把爱林、护林的传统传承下去。
如今,张忠担任拱拢坪管护站站长,张建和张华需要在离林场较近的村子里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村子离林场近,护林工作需要我们回来时,我们也能第一时间赶回来。”张忠说,不论是什么工作,他们都要做好。
三兄弟细心呵护着这一抹绿。杨婕 摄
已经在5.33万亩的绿色世界里环游了近40年的三兄弟,见证着林场环境的变化,守护着一片绿水青山。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