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杨曦)今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针表示,CPI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我国经济有望继续稳定恢复。
11月2日,顾客在天津市一家超市设立的“市政府储备菜投放点”选购蔬菜。新华社记者 李然摄
10月份,CPI和PPI的涨幅均有所扩大,其中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
付凌晖分析,从影响因素看,PPI涨幅扩大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近期,国际能源供求比较紧张,价格持续上涨。10月份,国际能源价格环比上涨了16.1%,影响国内相关的石化行业价格上涨。10月份,PPI中的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上涨5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31.5%。二是国内煤炭、金属部分行业供给偏紧带来的影响。10月份,PPI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上涨103.7%,钢铁价格上涨39.9%。
面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部分行业供给偏紧的状况,近几个月以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市场保供稳价力度。
“目前来看,保供稳价的效果在逐步显现,主要能源产品供给在增加,价格情况有所改善。从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流通领域价格情况来看,煤炭价格环比出现比较明显下降。”付凌晖说。
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PPI向CPI传导的问题,付凌晖指出,从物价情况来看,尽管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还在持续,但是国内各方面加大增产增供的力度,增加对企业财政和金融的支持力度,这些都有利于降低生产价格上涨的压力,减轻PPI向CPI传导。
“下阶段,我国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生猪产能目前总体上恢复,猪肉价格同比还在下降,将拉低CPI的涨幅。同时,从工业和服务业供给的整体情况来看,市场供应还比较充足,CPI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综合这些情况来看,我国经济有望继续稳定恢复,居民消费价格仍将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付凌晖说。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