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3月4日电 (记者 张一辰)“截至2021年11月底,陕西省12个市(区)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已全部经各市(区)政府(管委会)发布,以此为核心的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建立。”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李强4日表示。
当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该省“三线一单”工作开展情况。
所谓“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其目的在于为区域内的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项目引进等提供“绿色标尺”,促进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相结合,倒逼企业等主体走上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之路。
2021年,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共完成66个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涉及投资约199.3亿元人民币。对不符合环保政策或环评文件质量要求的7个项目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
近年来,陕西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转型取得成效。秦岭的绿色由“浅”入“深”,黄河流域水质由“浊”变“清”,成为陕西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缩影。
谈及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空间格局的问题,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处四级调研员文奕表示,“三线一单”是根据区域不同的资源禀赋提出相应的环境准入要求,为全省各地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支撑,此举提高了生态环境管理的系统化和精细化水平,使“绿色标尺”变为绿色发展的指挥棒。
李强表示,严格落实项目环评集体审查制度,在管控重大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的同时,严格实施区域削减等措施,以此推进全省环境质量改善。对全省煤电、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等六个涉“两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进一步加严环评审批关口,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完)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