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至3日,由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2025 1型糖尿病大会”在新疆隆重开幕。本次大会以“新技术、新疆域、新进展”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从事1型糖尿病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1型糖尿病精准管理、模式优化与技术创新、预防筛查与早期干预、科研新视角、诊疗新进展、临床热点辩论等内容,共同探讨1型糖尿病(T1DM)前沿进展与规范化诊疗路径,助力中国T1DM防控体系高质量发展。
联盟组织建设焕新,擘画发展蓝图
8月1日下午,大会隆重举行了中国1型糖尿病联盟工作会暨换届会议。
会议全面回顾了联盟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1型糖尿病防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规划了未来一年的核心工作方向与战略目标。
随后,会议组织了中国1型糖尿病联盟第三届理事会换届选举。经过民主程序,成功选举产生了联盟新一届理事会成员。新一届理事会将继续在周智广教授等核心专家的领导下,凝聚全国力量,推动联盟事业迈上新台阶。
同时会议还完成了中国1型糖尿病联盟第二届护理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并成立了中国1型糖尿病联盟首届先进技术委员会。此次成功的换届选举和新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1型糖尿病联盟的组织体系更加完善,治理结构更加优化,为未来持续引领中国1型糖尿病防治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组织活力和创新动能。
当天还召开了1 型糖尿病标准化防控方案的建立与应用评价(临床研究)项目进展会议,以及《中国1型糖尿病管理中心(示范单位)培育项目》专家研讨会。
学术盛宴:精准管理与技术革新引领未来
8月2日上午,大会正式开幕。中国1型糖尿病联盟主席周智广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向与会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周教授强调了1型糖尿病作为糖尿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努力。
本次大会学术议程精彩纷呈,主要聚焦四大板块:精准管理、技术革新、多维分型与热点辩论。在“精准管理”版块,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智广教授提出“精准医学重塑1型糖尿病诊疗范式”,北大人民医院内纪立农教授剖析“1型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防治差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傅君芬教授深入探讨“糖尿病精准分型”,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刘振启教授分享了“1型糖尿病合并肥胖个性化管理”国际经验。
李霞教授解读《1型糖尿病门诊建设规范(2024版)》,强调“有规可依、因地制宜”的标准化路径,探索中国1型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
在“技术革新”版块,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樊勇教授探索“T1DM合并胃病治疗新方向”,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殷浩教授提出“胰岛替代治疗突破性思路”。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军教授与大家一起探讨了“CGM参数是否应替代HbA1c作为核心评估指标?”
大会还设置了热点辩论环节,邀请了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就1型糖尿病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内容涵盖了“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起始治疗的新趋势”“中国糖尿病患者临床管理策略”“无导管闭环胰岛素输注系统” 等热点话题。
人文表彰:10位医护人员获评最美1型糖尿病教育师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1型糖尿病教育师的价值,本次会议评选了第二届最美1型糖尿病教育师,经自主申请、中国1型糖尿病联盟专委会材料评审和线上答辩,最终确定10位1型糖尿病教育师荣获第二届“最美1型糖尿病教育师”称号,其中7位“优秀个人”、2位“创新奖”和1位“优秀案例”。
来自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副主任护师连丽丽和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主任护师殷琼芝作为“最美1型糖尿病教育师”的代表,作了精彩的分享。
全新启航:“中国1型糖尿病管理中心”项目启动
为了实现1型糖尿病管理中的“早期发现、终身守护”,在国家科技创新2030项目全面推进1型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体系的建设与应用背景下,基于《1型糖尿病门诊建设规范(2024版)》的指导,“中国1型糖尿病管理中心”项目在本次1型糖尿病大会上正式启动。
该项目为三级管理中心建设模式:全国管理中心(示范单位)、区域管理中心和地方专病门诊,引进生态圈建设模式理念,携手“政-产-学-研-医-投”等各领域跨界合作伙伴,以患者为中心,共同支持打造的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并帮助支持落地应用,促进整个生态圈的共同发展。
*** 本页面内容属于广告资讯信息,如本信息内容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